返回

重生之快意纵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姜太公钓鱼
还有那么多的事,自己实在不该在这个时候下乡,但是工作放在那里,他这个当站长的都完成不了,怎么说服站里其他同志完成任务?

    “你去吧,家里有我,再说黄杰也能帮点忙了,实在有什么干不了的,我会叫陈起龙他们几个帮忙,问题不大。”李冬梅一边喂黄亚玲吃东西,一边回应着黄宝顺。其实黄亚玲也会自己吃东西了的,但是小孩子就是这样,吃的差不多了就不想吃了,最后一点东西总得大人喂。

    “本来以为承包了以后,大家对工作上的事会更上心,谁知道别的都好说,就是这个下乡培训的事,谁也不愿意下去,生怕耽误了照顾大棚似的,真要是不情不愿的下去了,谁知道会不会捅出篓子来。”黄宝顺仿佛解释什么似的说道。结婚这么多年了,在造纸厂的事情不到,八个小时以外归自己。到了地方上是当了干部了,但是事情也多了,现在还要丢下老婆孩子和家里那么多事下乡,黄宝顺感觉自己亏欠了家里什么似的。

    “要我说你们这都是自找的,现在大棚能挣钱的事大家都知道的。换了是我,给每个村子发一个通知,想学的报名,不但要限定名额,还得交学费,要不然怎么能显示出这大棚技术的价值?到时候大棚里的活有人帮干不说,你们农技推广站也能有一笔额外的收入。那些人花钱学了技术回去,你还怕他们不干?不就是一个自然村两个大棚么,要是肯听我的,别说两个,就是十个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哪用那么麻烦。”黄杰的这个办法要是放在几年以后还真不算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当然不能白给人,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大家还习惯用雷锋思想指导行动,总觉得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政府的义务,授人以鱼的事干得不少。

    黄宝顺还真没想过推广大棚种植技术还可以这样办,不过仔细想一下,黄杰说得还真有道理。本来搞农技推广的宗旨就是以点带面,自己这样下乡去搞大棚推广,无非是下到下面村里找村长或村党支部书记什么的,让村里面的领导干部带头先干起来。他不了解村里的情况,怎么知道村里有谁真的想学大棚种植技术?要是真的按儿子说的办,肯花钱报名学技术肯定是真正想建大棚的,有了这些人,还用担心任务完不成么?

    ……

    两天以后,南湾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给南湾镇下属每个自然村都下发了一个通知,每个自然村限定三个名额,食宿自理,学费一百元,到镇农技推广站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学习反季节蔬菜的大棚种植技术,由于需要大量笔记,所以要求来学习的学员必须具备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按照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要求,不管是哪个自然村,对不按时报到的,一律取消学习资格。由于反季节蔬菜的季节性比较强,今年只开着一个班。

    黄宝顺本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下发的这个通知,谁也没想到,这个通知顿时在南湾镇附近的自然村引起了轰动。老百姓都有这样一个概念,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南湾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这个反季节蔬菜种植培训班不但学费贵,而且时间还长,条件还那么苛刻,不用说就是好东西。再说了,镇农技推广站蔬菜大棚每天下午都有人守着买菜的事十里八乡早就传遍了,不少人还打听出了推广站反季节蔬菜的价钱。那可不是一般的贵,连杨平县都没有卖,都给仪阳市的人买走了。像这样的好事,别人肯教给你就不错了,收点钱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到了报名那天,不但南湾镇所有自然村一个不缺都派来了学习的人,连周边乡镇都有不少人想来参加学习。黄宝顺这回是学聪明了,不管多少钱,周边乡镇的学员一个不收,就连南湾镇所属自然村的学员也得经过考试,对那些连笔记都做不了的,二话不说,当时就退了回去。要么换人来,要么放弃这个名额。其实黄宝顺也不愿意这样,但是没办法,实在是镇农技推广站很难找到那么大的地方教学。

    看着报名的名册,黄宝顺笑了。看来,今年反季节蔬菜种植的推广任务是不难实现了。这还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