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之余,也骂骂咧咧了半天,那些抱怨的话语无非是自己拼死拼活的准备“升级”考试。
三年多的时间,莫少齐和易文虽然在同在一个屋檐下,但是因为工作原因,两人相聚甚少,这次他们死活都没想到会编入一个组,而且得了一份美差,兄弟多年感情,并没有因为少见而淡薄,相反,二人一见面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关系好的得不了。
翌日,二人就启程下山,摆脱了大悲寺戒律的束缚,顿感轻松不少,不过这个时间段正是风口浪尖上,二人都是公事在身,不敢有过激的行为,一路之上还是做足了身为一个和尚的表面功夫,如今他们出去代表的就是大悲寺“高僧”,虽然只是挂牌职业,但是好歹也在大悲寺学习了三年多,专业知识过硬,就算装都装的和高僧一般,让外人看起来觉得还像个模样。
破缸镇位于本省A市郊区,离东风山大悲寺并不太远,那里民风朴实,听以前做去做过法事的师弟们说过,镇里的暴发户特别多,而且还十分信佛,每逢节假日,成群结队来大悲寺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不在少数,而且一般做亡灵超度法事的都是有钱人。
莫少齐和易文经过两个小时车程后,也就顺利的来到了破缸镇,三年多没有下过菩萨顶的莫少齐,更是兴奋不已,遥想自己当年出家为僧,不就是为了高薪工资?可现在却一分钱也没有存到。
两位和尚的出现,引来了不少路人好奇的目光。一开始,两人觉得很不习惯别人那种看稀有动物一般的眼神,可走了一段路后,感觉也没那么不舒服了,反正这一切都是为了工作,没什么舒服不舒服的。完成考核任务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易文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从进寺的第一天起,他连做梦都是当住持,月薪三万等等,如今机会来了,当然要好好把握,退一万步的说,就算不能顺利当上大悲寺住持,去别的分寺当个主持也不错,收入也是两万以上,总比现在当个让人使唤的小弥撒要好的多。
但莫少齐想似乎易文的还要简单点,他只要离开那个万恶的厨房;邪恶的师父,他的日子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竞聘上岗”是他唯一的出路。
第031章 王家丧礼
根据代理主持弘明大师所给的地址,莫少齐和易文七弯八拐,不知道问了多少当地人才拐上一条乡间小路,直往田间一个村庄而去。
果然和那些做过法事的师兄弟说的那般吻合,这个城镇虽说叫“破缸”,可镇子一点也不破,反而到处都是林立的高楼,这些都是祖国改革开放的好处,就连田野乡村都一一可见一幢幢私人“别墅”。
莫少齐和易文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不会这些景象感到好奇,两人快步齐走,进入一个叫“田湄村”的地方,直接找到了那里的村长,说明来意之后,村长也是十分客气,毕竟二人都是大悲寺来的得道高僧。
一路上,村长没有少费口舌,说起他们村最近的一件怪事,那就是一户姓王的暴发户家,他的年仅十八岁的女儿死了,而且死状十分恐怖,至于如何恐怖,村长没有进一步说明,可能是因为王家有所交代的原因。
这件事情还惊动了地方的警察,经过多方面查询外,愣是没有半点头绪,王家觉得丧事不能耽搁,所以早早做好准备工作,但是此事十分怪异,王家主人也是地道的农村人,受封建思想熏陶很深,认为女儿的死法不太吉利,所以聘请了大悲寺大师来超度一下亡魂,做一场体面的法事。
如今是市场经济社会,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办,连和尚也不例外。莫少齐早就看透了这点,他和易文来此的目的说明白点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村长领着他们进王家后,发现丧事已经开始办理,来往吊唁的宾客络绎不绝,都是乡里乡亲,大多都会过来缅怀一番。王家也是客气之人,几十桌流水席差点摆到了路口拐弯处,隔三差五就是放两挂鞭炮,披麻戴孝之辈更是悲天怜悯,哭天抢地,其中还夹杂着刺耳的乡间乐团的演奏。
这种古老的丧葬风俗,说实话,出生在大城市的莫少齐和易文也是听说过,要说眼见为实,这还是第一次。
在村长的陪同下,莫少齐和易文终于和王家主人打了照面。说实在的,王家主人是一个身形明显的发福走了样儿的中年男子,如今死了个女儿略显得悲伤,听说他还有五个儿子,难怪也见他伤心不到哪里去。
一脸的横肉,说话粗声粗气,典型的暴发户相。这倒然莫少齐想起了三年以前,自己去一家企业面试的情景,记得那年的面试官也是一个胖子,体形不比眼前的王胖子瘦。
唯一不同的是,这王胖子做人比较豪爽,没有那种趾高气昂的感觉,就算有,但是今日见到大悲寺高僧以后,态度也谦和了许多,嘴边总是大师长,大师短的,说出来的话反正都是有关于丧失,比如说如何豪华如何超度,钱不是问题之类的屁话。
莫少齐深得阿含杂功的洗礼,对王胖子的嘴脸实在厌恶的紧,可是为了工作,不好佛袖而去罢了,而易文却是在大悲寺锻炼的越来越圆滑,只要有钱,一切好商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