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的话,那么在中国,很可能发生九月革命,甚至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一场新的革命,最终,中国的一切都将被一场洪潮所吞噬。历史最终证明,当年陛下的决断是何其的正确,以最小的代价,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那些人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方式,争取的正确的权力,而一系列的错误,最终导致了另一个错误,可对于国家而言,这却是幸运的。
可是面对这一观点,另一部分人则会旗帜鲜明的提出一个问题:在那十五天之中。那位圣明的、英明的、正确的、富有远见的、开创历史的圣君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他没有能够在事态恶化之前,站出来制止那一切?如果当年管明棠与陛下取得联系,如果内阁能够发生作用。并做出些许让步的话,那么,事态有可能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吗?
最终,中国所得到的是什么呢?谁才是一切的最大受益者呢?在回首历史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的却是一系列的阴谋,正是那些阴谋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而牺牲者永远是那些无辜的民众!最终,民众和国家付出了代价。受益的却是我们如今视为国家象征的皇室!”
《帝国百年》
皇帝在那?
皇帝在干什么?
对于九月一日的南京许多官员甚至普通国民来说,他们都在诧异的问着一个问题,在罢工抗议发生十天之后,人们惊讶的看到。陛下没有对抗议做出任何回应,只是在无锡事件发生之后,陛下通过电报要求内阁彻查真相。
之后,陛下似乎消失了,不复存在了。外界再也无法得知陛下的消息,似乎中国根本就没有发生抗议事件似的,似乎现在国家的局势极为稳定似的,或许正像他说的那样“相信内阁会作出正确的决断。”。
而在与此同时。原本在紫金山皇家别苑避暑的皇后、皇太子等皇室成员,则避于别苑之中。面对南京出现的乱局,第一次。皇家别苑封苑了,甚至紫金山亦开始实施临时军事管制,驻于紫金山下的皇家近卫陆军第一师,封锁了整个山区,以避免外界干扰到“皇家避暑”。
可对于南京的学生以及工人阶级来说,在过去的十天之中,是和平示威的日子,同样也是无产阶级力量聚集到国罢工委员会周围的日子,这似乎是一种征兆。
在南京的工人住宅区里到处都是正在召开的群众大会,男女工人和青年学生,像狂潮一般涌向这些群众大会,在这些群众大会上畅所欲言,而那些发言者的言论,亦从一开始的要求严惩真凶、查清真相开始慢慢的发生转变,开始朝着实施面宪法政,建立向国会负责的责任内阁转变着,甚至于一些激进的年青人更是在发言时喊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我们要求,就中国国体举行民公决!建立真正的共和国!”
这个要求像几乎是惊天动地的要求,对于这个已经习惯了皇帝的国家来说,不亚于一声惊雷,虽说并没有获得广泛的支持,可是却依然惊呆了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原本坐视的国会下院议员们。
对于下院的国会议员来说,尤其是立宪民主党的议员们来说,或许一开始,他们愿意保持沉默或者中立,只有极少数议员参加于游行并站在游行的一方,可是现在,当他们在报纸上,在传单上看到“要求再决国体”的宣言之后,他们却惊恐的意识到——如果国会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发生在俄罗斯的一切,就有可能在中国上演。
国会必须充当的游行抗议活动的领导者,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国家发生混乱,可是在国会内部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分歧,首先是贵族院,那些荣勋贵族旗帜鲜明的站在皇室的一方,他们拒绝与罢工者会面,更不愿意作出任何让步,即便是在下院,绝大多数保皇党议员们同样认为,不能因为游行示威作出让步,政府同民众展开谈判,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下——结束游行示威。
而这一切,却无疑是等于宣告国会的分裂,最终面对这一情况,国会下院中的上百名议员不得不以个人身份站到游行示威者的一方,以充当示威者和政府之间勾通的桥梁,同时尽可能的约束游行示威,从而使一切都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但是南京的局势可以控制吗?
人们清楚的看到随着游行示威的规模扩大,尤其是工人纠察队的出现,随着工人纠察队上街“维持秩序”,直接导致了其与警察的冲突,而这更是激化了两者的矛盾,在警察与工纠队发生冲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