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江红之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0章
    这句话,或许是他从事政治活动以来最深刻的体会,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总是隐藏着太多的阴谋诡计,而那些阴谋,往往是最令人所不耻的阴暗面,一开始,他曾抵触过,但是现在,作为一名政治家,他却只能接受,在这池污水之中,任何人也别想独善其身。

    或许是有所感慨,以至于在话声落下时,梁启超抬头看了看铅灰色的天空,突然毫无头脑的说了一句。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啊……”

    在邵振清不明白其意时,那毛毛细雨忽然真的下了起来,而且下得越来越大。就在这时,一个人走了过来,邵振清认得那个人,那个年青人是梁启超的秘书,似乎是姓周,两人只有过数面之缘。

    离桌后,梁启超和他的秘书谈了几句话,过一会,却见梁启超皱眉凝神的走了过来。

    “卓如先生,怎么?又为何事所忧?”

    何事所忧?

    摇头轻叹一声,梁启超却是随口说一句,

    “咱们那位陛下啊,又开始笼络人心了!”

    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语却是让邵振清有些摸不着头脑,远在哈尔滨的陛下如何笼络人心?

    “卓如先生,何出止言?”

    好奇的试问一句,回过神来的梁启超却是抱个歉对邵振清说道。

    “飘零,启超今日还有他事,想来今天只能如此了,他日启超一定宴请飘零,以赎今日慢怠之过,还望见谅!”

    说罢,不待邵振清挽留,梁启超便急急忙忙的离开天然居,一出门汽车早已在门外等候了,一上汽车,梁启超便对司机吩咐一句。

    “去杨府!”

    杨府,在京城内,能称得上“杨府”的并不多,虽说京中亦有几处豪宅门前挂着“杨府”的门牌,可人们顶多是说“巷杨家”,而不会用“杨府”来形容,在京中,只有一个杨府,那是位于紫金山山下的杨府——立宪民主党副党魁杨度的府宅。

    不过虽是“杨府”可这杨府却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豪华,实际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四主六厢的四合院落罢了,而且这院子里显得有些冷清,一切陈设简单朴素,好几个房间都上了锁,引人注目的有两间房,一是画室,一是禅堂。画室里乱七八糟地摆着纸笔颜料,墙壁上杂乱地钉着几幅未完成的山水画,有画得好的,也有画得不太好的。禅堂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洁、整齐、庄严、静穆。正面墙壁上悬挂着一纸横幅,上面有十二行字:儒家禁怒,释氏戒嗔,学圣学佛,以此为门。我慢若除,无可慎怒,满街圣贤,人人佛祖。儒日中和,释曰欢喜,有喜无嗔,进于道矣。横幅的一边挂着一串长长的有着暗色亮光的念珠。横幅的下边地上摆着一个又大又厚的圆形蒲垫。禅堂里有两个书架,架上摆的是佛家典籍。

    进了杨府,看到这个禅堂,梁启超却是在心里暗自叹息:

    这完是一副超脱世外的模样,可他真的超出了三界之外了吗?

    正这样想着,杨度跨进门,一眼看见梁启超,整个人显得格外高兴;并训斥立即弟弟,大名鼎鼎的卓如先生都不认识,太不应该了。随后才说道:

    “卓如先生,不知卓如先生此来是为何事。”

    在立宪民主两党合并之后,杨度便“淡出”了立宪民主党,是一副醉心于佛学中的模样,尽管他被选为立宪民主党副党魁,可几乎从未参加过任何立宪民主党的集会、活动,他有他自己的考量,究竟为何,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皙子啊!”

    梁启超连忙说道:

    “算算,你我二人,快一年没见了。”

    何止一年啊!

    心下这么想着,杨度却是含笑不语,是一副超脱之色,而按他的说法就是。

    “如今保皇、立宪民主两党于国会内呈互相监督之势,度使命已成,自当功成身退。”

    或这个功成身退,当真是真的功成身退了?

    对此,梁启超倒是有他自己的一番见解,这不,碰到这件事,他没想到立宪民主党的上层精英们,而是想到了这位“功成身退”且“一心向佛”是一副超脱三界外的杨度、杨皙子,对于这位杨皙子,他有着自己的了解。

    两人坐下闲谈时,杨度倒是没有谈论政治,而且谈了自己“功成身退”后于家中闭门向佛的一些心得,而与其相反的是,梁启超则现在国家的政局简略叙了叙,虽说看似超出三界外,可是杨度却还专心致志地听,其间偶尔也会问问时局的近况,是一副超脱之色,可明眼人一眼还是能够看得出来,他对时事如此关注,便知道,他远没有对外界说的那么“超脱”,有些事情,不是说放下,就放下的,更何况……

    “皙子,你可知陛下与管相都在哈尔滨。”

    “有所闻!”

    “管相身边的人传出消息说,管相有意制定社会保险法,据称陛下是支持的!”

    看似一句谈不出奇的话语从梁启超口中吐出时,他还是注意观察到杨度脸色凝重,双眉紧皱。他接过梁启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