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卑鄙在汉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6节 生物冶炼法和黄巾力士计划
?”

    草头彪理直气壮的答道:“切,你又没问过,谁知道你在想什么。  ”随即又问道:“我儿子风啸呢?你把他弄哪去了?”

    陈举瘪瘪嘴,没好气的答道:“风啸啊,他现在滋润极了。  他现在被板楯蛮奉为神明化身,正在益州吃香喝辣呢。  可比你受欢迎多了。  ”

    “你……最好把我儿子照顾好,不然我不会放过你的。  ”草头彪被气得直翻白眼。

    一人两虎斗了一会儿嘴,陈举猛然想起一件事,于是问道:“对了,我现在想搞一种提炼金属地生物,你们有没有什么资料?”

    赤虎想了想说道:“提炼金属?你是说那种具有富集元素能力的生物吧。  这种东西倒是不少,很多植物和微生物都可以啊。  你问这个干什么……”

    “废话,我当然知道有很多。  但是现有的品种达不到我的要求。  它们的效率太低了。  你们应该知道,现在的冶炼技术太低了,很多矿产都没法子提炼,只能在生物冶炼上打主意。  所以,我现在需要几十种能高效定向富集元素的生物……”陈举也不隐瞒,详细说出了他地打算。  没错,在缺乏冶炼能力的情况下。  陈举很快想到了他地老本行——生物学。

    这三个家伙都是高明的生物学家,经过一番讨论,一人两虎很快定下了一个“冶炼用生物培养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各种冶炼用生物的种类一共多达百种,即使有宽宽联邦的科技垫背,也是个相当大的工程。  当然,铁这种最常用的金属。  提到了最优先的日程。

    ※※※※※※※※※※※※※※※※※※※※※※※※※※※※

    在历史上,就是由于中国地铁矿多为贫矿,又含有n多的杂质,至使铁器质量长期不如青铜器,所以进入铁器时代比另外几个同期的古文明(埃及、两河、印度、希腊)晚了上千年。  当然,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俗话说,人都是逼出来的,在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只得想办法后天补足。  于是,智慧勇敢的中国淫民在公元前200多年的时候,非常逆天的掌握了高炉炼铁地技术,一下子就把其他国家甩下几百年,甚至一千多年(好多国家直到15世纪都还在玩地炉,用“块炼法”炼铁)。

    但是,即使高炉炼铁这项技术极为逆天。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偿铁矿质量的不足。  炼出合格的铁器,但还是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铁矿的质量问题。  在其他国家的冶炼技术赶上来之后,铁矿的质量问题就暴lou出来了。  所以在南北朝之后,中国极为迷恋印度地花纹钢,也就是“大马士革钢”。  这种钢实际上应该叫做“印度钢”才对,由于阿拉伯大量采购了这种钢做兵器,大马士革制造的刀剑极为有名,远销世界各地,这使得很多人都以为,花纹钢的原产地是阿拉伯,所以都把它叫做“大马士革钢”。

    而且,不仅仅是“大马士革钢”,从历史上看,阿三和老阿之间的专利权官司还有得打,最出名的就是印度发明的数字符号了,仅仅在外面转了一圈,就老母鸡变鸭的成了“阿拉伯数字”。   俺估计阿三们都被这些名字气死了,看来不管什么时候,只提供原料而没有高端产品的地区,果然都只有吃亏的份啊。

    这种花纹钢采用的“坩锅冶炼法”,中国在隋朝就搞到手了,可由于原料地问题,中国弄出来地“镔铁”,比起正版“花纹钢”总是差了一大截,而且这些翻版货的价钱还丝毫不比正版货低。  本来“坩锅冶炼法”地成本就高得离谱,,性价比如此之低的东东,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竞争价值。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花纹钢”(镔铁)这种性价比极低的东西,仅仅兴盛于唐宋。

    到了宋朝之后,“坩锅法”就不再作为主流军用冶炼技术,更加便宜的“团钢法”、“灌钢法”和“苏钢法”取代。  但是,蒙古灭亡中国之后,阳春白雪般的“坩锅法”以及“百炼法”由于掌握的人少,就在中国大陆彻底失传了(都被鞑子咔嚓了)。  所以在中国明代,就有“苏钢不及倭钢(百炼钢),倭钢不及回钢(坩锅钢)”的说法。

    有些人觉得,俺们中国不用坩锅钢和百炼钢的行为很蠢,以至到了明代,武器质量还不如日本(戚继光庞庞对此有详细记录,俺就不多说了)。  但是,俺以人品保证。  这事儿绝对不是俺们国家的大佬们脑壳进了水,而是不得不如此做。

    首先是贵,众所周知,俺们国家太大了,军队太多了,而且又不是像欧洲、日本那样地封建制,可以让大大小小的领主们自己解决装备问题。  要是军队都装备这些昂贵的兵器。  恐怕中国的皇帝和财政官员们连上吊的心都有,就是把他们卖了也凑不出这笔钱啊。  其次是生产周期长。  虽然这些东东很贵。  但对于经济超变态的南宋却不是问题,这个政权变态到连弓箭手都装备身重铠的程度,当然不会出不起买兵器地钱。  但是坩锅钢和百炼钢的生产周期实在太长,而南宋地常备兵又是令人发指的多,要是都用这个,恐怕等到敌人打上门来,武器都还没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