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卑鄙在汉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1节 陆海空协同作战(1)
进的武器之一,采用种种先进技术的火龙出水在命中率上地确算得上不错了。  不过,现在地第四代火龙出水和它的前辈已经完不同了,从外形上看,除了在弹身上画有两条龙外,它无论如何也无法和“龙”联系起来而一代地火龙出水,简直就是一条龙模型似的。  第四代火龙出水完采用了流线型弹身,稳定舵、尾翼等等后世的配件。  倒是和现代火箭非常地接近。

    同时,它也从二级火箭改成了单级火箭,因为在使用中发现,原先所谓的二级火箭完是个噱头,根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反而增加了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  当然,最大的改进。  还是它的装药,发射药是经过了细化处理的粟色火药(硝酸钠代替硝酸钾)。  再添加硝化棉和一些氧化剂、粘合剂,最后经过浇注,制成空心药柱。  比起以前直接灌装黑火药,效果好了不知多少。  爆炸药也完改成了硝化棉,威力比黑火药大了4倍。

    实战效果非常直观,4枚火箭弹击中了3艘战船,最倒霉的一艘被击中船首。  在水线位置炸开,直接把船头砍掉一半,这艘船二话没说,就咕噜咕噜的下去找龙王聊天去了。  另一艘被炸飞了舰桥,指挥官当场毙命,舰上燃起大火。  反而是那艘挨了两发火箭弹地运气最好,只是被炸断一根桅杆和2台弩炮。

    ※※※※※※※※※※※※※※※※※※※※※※※※※※※※

    大汉的火箭弹发展得很快,几乎快到不可思议地地步。  除了陈某人的原因,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元元大学研究院的院长——丘岳丘凌云。  他最先了发明霹雳神箭。  在箭杆上捆绑火药包,发射前点燃,命中目标后爆炸。  因而被招入火箭研究院。  继而发明飞火神箭,在箭秆上捆绑竹筒制成的火箭,发射前点燃。  增加箭枝射程。  虽然因不实用而未被采纳,但仍受奖励。

    受奖兴奋中的丘岳同学更是卖力,在某人提供的资料启发下,发明连连。  首先,他为提高火箭准确度发明火箭溜,即将飞火神箭放在木制三角形凹槽中点燃发射,为提高火力密度,又发明近战利器一窝蜂。  将多枚飞火神箭放置在带前后隔板地木桶中,一根总线点燃36枚火箭。

    为进一步提高火力密度和机动性,将多个火箭桶放在一辆马车上。  做成大汉帝国第一门自行火箭炮——喀秋莎(这是他以自己最宠爱的一个西域女奴的名字而命名的。  和苏联的完没关系,请勿过度联想^_^)。  为了避免箭杆捆绑火箭造成重心不稳的缺陷。  将竹筒单独加装箭头和尾翼,做成第一枚真正的火箭——第一代火龙出水,供海军使用。

    将竹筒内装的火药分成前后两部分,中间用黄泥阻隔,通过慢燃引信连接,做成可爆炸地火箭弹、泛prg联盟的鼻祖——铁拳,后来,为了容纳装有尾翼的飞天神火炮,又将火箭溜发射方式稍加改变,做成滑轨发射,将6条滑轨安置在一辆马车上,做成大汉帝国第二种自行火箭炮——暴雨。

    为减少火箭弹直径,提高单车载弹量,根据陀螺原理在火箭弹上安装旋转稳定发动机(一节短竹筒,横向固定在弹体中间,同时点燃提供滚转动力)、折叠弹翼(倾斜安装的弧形弹翼,发射后由风阻打开提供横向稳定性)、阻挡闩(固定于弹体末端的细木棍,火箭推力超过一定限制后拉断,提高火箭弹初始加速度、减少发射干扰、提高精度),发明大汉帝国真正成熟的第三种火箭炮——般支援火箭系统,32联装筒式发射地——冰雹!

    ※※※※※※※※※※※※※※※※※※※※※※※※※※※※

    “嘎嘎嘎~~~”机灵的石像鬼们一见下面乱成一团,当然不会放过打落水狗的机会,立即降低高度,又投下12枚手榴弹。

    这次的情况比上次稍好,终于有一颗命中舰船,不过只是炸掉一些木屑,其余的手榴弹更是仅仅是炸起些水花而已。  “哎呀,石像鬼的命中率太低了!干脆叫它们去炸岸上的那些家伙吧,真是笨手笨脚的。  ”苏飞气得不行,这些石像鬼简直是浪费弹药啊。

    于是,几个士官吹起警笛,同时摇动小旗,示意那些石像鬼去轰炸岸边的林邑人,为登陆作准备。  那些石像鬼似乎也明白自己成绩不好,看到汉军的旗号后,也反应过来了。  它们在天上吱吱喳喳地商量一阵之后,掉头扑向岸边。  这时已经丢掉了两棵手榴弹,石像鬼们地速度、灵活型一下子提高起来,不到3分钟,就到达岸边的林邑军阵地。

    “自由攻击!”队长“辈辈”一声令下,石像鬼们四处散开。  拉燃引线,就照着人多地地方丢下去。  岸上的林邑兵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就劈头盖脑的挨了一通炸弹。  虽说手榴弹的威力小,但再小它也是炸弹啊,何况它本身就重达2.5公斤,二百多米高的地方丢下去,哪怕不爆炸,光是砸就能砸死人的。  林邑兵们被炸得是叫苦连天,到处找地方躲。

    …………

    不过,这些乱糟糟的士兵没有注意到,在离码头2里外的树林里,正有几百双充血的眼睛死死的盯着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