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胜枚举地。 要是不早作准备的话,到时候打起来肯定会吃苦头地。
所以早在几年前,他就特地让林影和手下的药剂师们搞出了青蒿丸(青蒿为主料)和金鸡丹(金鸡纳霜为主料)这两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葯,以及各种驱虫、驱蛇、防暑等用处热带用药。 在这次战争中,陈举就为安南军团提供了大量的药物。 并提醒曹操注意营地卫生、饮食等问题。 由于有了这些手段,所以在这次南征中,由于“瘴气”、炎热、蛇虫等原因而引起地非战斗减员,就显得极为少见了。
“嗯,既然有陈子昂的药品,那么现在是不用担心瘴气问题了。 ”刘老大满意的点点头,不过他又提出一个问题:“不过曹操那边的粮草够用吗?”现在即将大获胜。 咱们刘老大特别担心出些什么意外。 不过他是个军事盲,想来想去也只想到最明显的粮草问题。
粮草不够?有没有搞错?交州那边可能缺粮草吗?几位精通内政的大佬都是面面相觑。 他们对交州的底细可是再清楚不过地。 在阿瞒同学这位超级种田派的治理下,现在交趾郡地红河平原、南海郡的珠江三角洲可都成了著名的产粮区。 早在几年前,陈举那些超级作物还不怎么出名的时候,极有眼光的阿瞒就费尽心思通过自己妹妹的斡旋,从东莱那边引进了几种超级作物和各种先进农业技术。 加上这些地区的环境、气候比起青州来,更加适合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薯等作物地生长(这些东东的原产地本来就在热带)。
来自宽宽联邦的生物科技培养的超级作物,加上适合的环境和气候。 还有堆肥、育种等先进农业技术,最重要的是有了阿瞒领导的国民党团体的强制性推广,这下子可乖乖不得了。 交州这个原本众人眼中地瘴疠之地,在不到五年的时间,粮食产量就超过了青州,一跃成为大汉十三州里面产粮最多的地方。 没办法,谁让那些在青州老老实实一年一熟的水稻、玉米等作物,一到了交州就跟人来疯似的拚命长。 达到了一年三熟、四熟甚至五熟的程度呢。 虽说交州地耕地不如中原那几个州来得多,但架不住粮食长得快啊,那边一年收一回,这边却跟割韭菜似的,一茬接一茬收。
现在的交州已经成了大汉最大的粮食输出地区,由于他们的粮食太多了。 人吃不完了,就用来大量酿酒,甚至代替饲料用来喂马、喂大象什么的(阿瞒手下有一支由500头大象组成的战象部队,在辎重部队里面还有1200多头大象)。
大司农卿曹嵩连忙出列答道:“陛下,这交州今非昔比,非但不缺粮,还大有余裕。 现在扬州、荆州所用的粮食,就有很大部分来自交州。 陛下,现在交州不但农业发达,粮食丰富。 工业、商业也极其繁荣。 今年上半年上缴的税赋仅次于青州……”一方面是职责所在,另一方面则是父子连心。 所以一听到宇宙大帝问起粮食的事情,曹老爷子就连忙出头为儿子表功。
※※※※※※※※※※※※※※※※※※※※※※※※※※※※
至于扬州、荆州地区需要进口粮食,曹老爷子倒也并没有胡说。 这两个地区虽然在后世极为繁华,但在这会儿还是偏僻得不得了地地方。 后世路人皆知地“江南鱼米乡”,起码得等到宋朝;而“湖广熟、天下足”,更是要等到明朝去了。 现在这两个地区,并不比刚刚开垦的处女地好多少。 除了荆州、扬州地北部好些之后,它们南方的好多地方连人都没几个,往往一个郡的人口还没有中原一个大县的人多。 所以,它们的粮食现在还不能自足,需要外来粮食进行补充。
刘老大听得龙颜大悦,笑道:“哈哈哈哈,不错不错,这曹孟德真是能干,不但会打仗,内政才能也是上上之选。 就连交州这么个偏僻之地,也被他治理得如此兴旺,真是文武才啊。 曹卿家,你生了个好儿子!”
看到皇帝被曹嵩说得笑容满面,光禄勋卿袁逢也上前奏道:“陛下,自从陈子昂推广了各种优质作物和新式农作技术,国各地的粮食产量都有极大提高,平均亩产比以前提高了4~5倍,就连一向需要输入粮食的西域,现在也能完自给自足。 陛下,现在我大汉已经不必再为粮食发愁了。 ”看到曹嵩为儿子表功,袁老爷子也站出来为女婿表功,申明曹操能有这些成绩,也是和陈举的支持分不开的。 当然,最后忘不了不动声色的为自家儿子说上几句。
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袁曹两家的老大一开始牵头,下面两家的亲戚朋友、门生故吏们也急忙跳出来助阵了。 当然,这些人倒也没有空口说白话,毕竟曹操、袁绍这些人的确也有实际成绩在那里摆着。 不过,在众人口中自然足尺加三,七分功劳放大成了十二分。 一时间,朝堂上成了表功大会,大伙众口纷纭的陈述曹操、袁绍等人的功绩,大有不把他们吹成“命世之才”不罢休的架势。 但是,两家通吃的陈举却不知不觉中得了最大份的赞誉,因为他同时是袁曹两家的女婿,两家的大佬们自然都没忘记替这个能干女婿扬名造誉。
众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