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邪派高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个是衣服,一个是书籍,腰间悬了长剑,戴了帽,穿上长袍,倒是颇有气派,就可惜少了一个伶俐的书童,但他告诉人家,半途遇劫,和书童失散了,生死未卜,他能逃出一命,已经是侥天之幸,祖先有灵了。

    当时,道路不靖,劫匪横行,根本不把官兵放在眼内,出门人遇劫财固极平常,丢了性命也不出奇。所以凌起石说途中被劫,没有人怀疑。

    走了几天之后,他到了一个地方,走进了一间寺院去,知客僧见他打扮虽然是个书生,衣着却极平常,没有公子的派头,便轻视他,对他十分傲慢,他也不以为意,在寺内随便走动。但这一天是观音诞期,善男信女甚众,凌起石是一个外地人,颇有受排挤的现象。他却极有涵养,绝不去计较,到了食堂,他占了一个不显眼的位置,独自坐在一角,吃得津律有味。

    来拜神与随喜的人都是三三两两结伴者居多,甚少独个儿的,他们在食堂进食,也自己人坐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话题,只有凌起石一个独自坐着不发一言半语。

    凌起石坐在一隅并不显眼的地方,所以他也不大受到注意,因此,他坐了许久,亦无人加以理会,恍如不曾发觉他在座似的,除了他出声要什么,是没有人主动去接近他,去招呼他。这些人不去理会地,他也没意见,反似感到自由自在,乐得清静。

    凌起石开始的时候,是为了吃点东西和观光一下这间寺院的,后来,他开始觉得奇怪,就索性诈痴扮呆,要看个究竟了。

    凌起石发现了什么?原来他发觉来这间寺院参神拜佛的善信竟是男多于女,在他过去的经验中,这是十分少有的,拜神拜佛的多是女人,男人不是没有,但比较上还是女人居多,而且多许多。何以这一间寺院的善信却是男多女少?其中原因如何?凌起石发觉了这一点之后,认为有古怪,就要追查个水落石出了。

    食堂“生意”甚佳,那些斋菜也实在很好味,很值得一赞。因此,价钱虽然高一些,许多人认为还是值得。凌起石的打扮是一个书生,食量却是一个武士,有兼人之量,以致那些和尚也感到意外,多看他几眼,但他没有反应,处之泰然,张开折扇轻摇,赏览墙上悬挂的字书。有个和尚偷偷地听他说些什么,怎知不听犹可,一听之下,便吃一大惊,原来这和尚本身文学虽然有限,但却颇为喜爱,而这寺院香火极盛,善信当中,文人雅士,这官贵人惧,他们每人到这食堂,总爱对墙上的书画有所品评,和尚听得多了,也懂得不少,他偷听凌起石的批评,原非存有好心,他是准备凌起石说错了的时候,予以指正,显示寺中和尚也有识文之士。没想到凌起石甚有眼光,且见解独特,对那些书是画有赞有弹,赞得中肯,弹得更中肯,和尚听在耳中,佩服在心中,不由自主的说:“公子果是高人,佩服,佩服!”

    “哦!大师也是位解人,失敬,失敬!”凌起石向他一揖,又说:“大师过奖了,写字作画之人,有其自己心思,看字看画之人,更有其自己爱好,字有真字,画有真画,亦有假者在,看者必须自己分析,看得多了,不会写,亦会看了,比如观戏,未必人人会演,但演得好坏,观赏者多有见地,学生并非能写字作画之人,仅懂得看而已,大师莫要见笑。”

    凌起石看画论画,把他自公孙元处学来的东西略说个一二,已经叫那和尚佩服得五体投地了。须知公孙元乃武林怪人,文武兼备,无所不精,凌起石是他得意门生,自然学得不少,这时搬出一二,就足以使那和尚心服口服,五体投地了。

    俗语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凌起石有心要明白这一间寺院有什么特异,何以会特别吸引男人前来拜神,便在语言间作出试探。那和尚自称叫德明,他因为心中佩服凌起石,竟不忍欺瞒他,说出一个秘密,原来这间寺有秘密地下室,藏有美女,供应几个男人作乐,若果有人怕老婆,亦可约定心爱女人到寺中幽会,因为有几个大主顾包起寺内一切开支,那些地下室又只为几个男人而设,消息便不会外传。寺方为了方便那几位男人,便特别宣传寺中的菩萨显灵,说男人求神比女人更为灵验,因此,日子久了,便变得男人特别多了。

    “哦,原来有这种原因,那就怪不得了,只是,这样做法,未免太伤天德了,那些人,都是良家妇女?”

    “说是这么说,事实却不是,都是由各地选来的妓女,自然,也会有良家少女,怕为数不多,多数是妓女,都是以高债租来的,一年半载之后,便送她们回去,另外再去租新的,这样,几个月换一次新的,便有新鲜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