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人,我们专门过来辞行。”
看到这些人的装束,看到他们身后的弓箭,林三洪心中就一是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湖广之时的情形。
当年的朋友们已经一个接着一个的远去了,身边已经没有几个老朋友了,看到这些人,总是会感觉到温暖。
林三洪和客气的起身,这些人也不客套,和安北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交情了,风风雨雨起起伏伏这么多年。一直都跟随在林三洪身边,绝对是同生死共患难的生死之交了。
现在,是时候分开了。
“辞行,你们要去哪里?”这些年来,身边可以说得上交心之语的人已经屈指可数,武家营的山民若是再离开了,林三洪就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武奉孝笑呵呵的说道:“宝船的船队又耍出海了,”
“你们也要出海财?”
“哈哈,林大人这是讲笑话呢,我们哪里是经商走货的材料?”武奉孝说道:“前一阵子跟着大人从郭四妹手中得了点甜头,又置办了点田地。如今乡亲们又想弄个纺毛的作坊,仿毛作坊需要的本钱不少,所以我们也想出去赚点钱”
“各家的老婆孩子都要吃饭,看着别人穿上了缎子自己也不想穿布衣。房子要翻盖,作坊也要办下来,这些都需要钱。”武奉孝嘿嘿的笑着:“大家都是有手有脚的,不好总在林大人这里啃。福建那边有几个大商户,想要我们跟着他们出一趟海,定钱都接了人家的,这几年恐怕回不来,所以专门来给大人辞行。”
跟着宝船出海的事情上一次郑和远航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一次自然也会出现。
可是郑和的船队往来的度不算慢,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就会回来,怎么武奉孝说几年回不来?
“掏钱给宝船,商人们感觉不是最划算的。所以他们想着联手在海外弄一个货物的中转仓储之地,一时卖不完的东西可以暂时留在那里”
郑和的船队可不是白白给商人们送货的货船,本身就有正式的使命,要不是商人们出了点资助船队,郑和绝对不会让他们登船。资助船队花费很大,精于算计的商人们很快就找到了比资助船队更划算的办法:雇人长期驻守海外。
雇佣一点人手,看守和保护海外的临时驻点,绝对比每次都雇佣郑和的船队要戈小算的多。只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驻扎地点,自己就可以航,行过去,然后以此地点为依托做进一步的远航, 拓展海外市场!这一点林三洪都没有想到,精明的商人们却很快就琢磨到了,并且已经开始为此做出准备。
驻扎海外,肯定需要安方面的保护,最有效的是利用宝船上的官军,但是官军这种正式的军队不可能为了几个商人就长久驻守某地,所以商人们想到了别的办法:自己招募人手,组建准军事组织,保护自己的航道和驻扎地点,为商业开路。
如武奉孝这些武家营出来的山民,早已名声在外了。当年跟着安北侯一次次历经艰难险阻,虽然不是军队也和正规军相差无几,尤其在草原上留下了勇士的名声之后,顿时就成为商人眼中的香饽饽。
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肯出大价钱,而武奉孝等人因为缺少成立仿毛作坊的本钱正需要一大笔钱,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很快了谈妥了条件。
乡亲们能够为自己打算是林三洪很乐意看到的,一面叮嘱大家在海外的时候要多加小心,一面随口问道:“大家要去哪里驻扎?”
“一个叫做马喇甲的地方,天知道在哪里,管他呢,定钱都拿了人家的,不管去哪里都行!”
马喇甲,马六甲,林三洪已经知道武家营的乡亲们要去哪里了!“好,很好,大家去吧,家眷什么的我会留意照顾的!”
武奉孝哈哈大笑:“我们来辞行就是有这个意思,既然林大人先说了,我们也就放心了,家里的女人和娃娃托付给大人,我们放心的很!”
送走武奉孝等人之后,林三洪很清晰的感觉到了时代的变化。
按照武奉孝所言,一起在马喇甲驻扎的准军事组织共有六百人,隶属于几个商号,这六百人应该可以了。
这个时代已经起了明显的变化,虽然距离理想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可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只要坚持走下去,总有一天会走出一条通天大道。
局势前所未有的光明,改变会接连出现,这个时代已经和以前有所不同了。
林三洪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已经不再是一种必要。没有了林三洪,这个时代照样会顺着林三洪心目的方向前进下去,这就足够了!
比:不算字数:写到这里,本书已经可以结束了。老实说,作者已经无法驾驻本书,所以写的不大满意。同时,感谢读者的支持,这本书就到这里结束吧,明天会把最后的一个小尾巴上来。短头知道这本书写的不怎么样,再次感谢我可爱的读者,感谢!,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 肌,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后记
书的局面铺开之后,还有很多可写的内容,但是这些心谷入多来自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