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朱高炽能够把北平守的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并且积累起众多人脉培植起许多势力,背后自然有这个老和尚的影子。
老和尚眯缝成一条线的眼睛微微睁开一了些,上上下下看了林三洪几言,慢悠悠的说道:“你的俸禄不够开销?还敢拿到金殿上来说,用心良苦呐。如此一来,满朝文武各部官员都被你说成是贪官,得罪的人可不少哇。”
林三洪从来也不相信书本中关于高人的那些描述,什么“精光爆闪”“双目如电”纯粹就是胡扯,人的目光要是真有这种直击人心的力量,那还是人么?但是这一次却感觉到了,老和尚的目光好像真的有什么力量,给人一种很古怪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好在夜路独行的时候,总会莫名其妙感觉到背后有人跟踪一样,仿佛被什么凶恶猛兽在暗中伺视一般让人如芒在背。
再仔细看时候,觉老和尚的眼睛确实有点与众不同,眼珠的颜色有点浅,好像某种猫科动物。老年人往下耷拉的眼皮和巨大的眼袋共同作用,让这一双三角眼更显凶恶。
黑衣病虎姚广孝的名字不是平白就叫起来的,还有旁边的永乐大帝朱棣,都是一时雄才,这俩人可不那么好糊弄。
林三洪也不敢象在金殿上那样如小丑一样耍一出闹剧出来,更不提强烈要求涨工资的事情,而是做出很诚恳的样子大声说道:“涨俸禄云云,不过是提醒万岁朝中诸多官员有贪墨之嫌。自古以来,压榨地方,媚上欺下之官数不胜数,食于民而祸于民之吏层出不穷。按照我朝官吏薪俸,显然不能支撑官员的奢华生活,他们出则车食则鱼,钱从哪里来?望陛下明查。小民斗胆,纵拼着官职不要,也要让陛下知道,朝中大臣未必都是清正廉明之君子……”
“我朝薪俸确实不高,但是薪俸高了,官员就不贪墨了?”朱棣年轻的时候也曾深入民间,绝对不是不出庙堂的君主,深知官场的积弊。给官员涨工资绝对不是防治贪墨的根本方法:“林三洪啊,我知道你心中别有所想,要不然也不会闹出今天这么一出,你是怎么想的,给朕细细说道说道吧。”
就算是给官员涨了俸禄,林三洪也摸不到几两银子,为了这么几两银子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把满朝文武都得罪了个遍,难道真的是为那点可怜的俸禄?朱棣还没有傻到这种地步。
官员贪污腐化历朝历代都不曾少了,当年的太祖洪武皇帝用尽了种种手段,连扒皮的恐怖政策都堂而皇之的用上了,可是效果……
在大明朝的体制之下,反贪是不可能有真正效果的。这一点林三洪知道,朱棣也知道。
林三洪借着薪俸低的理由指桑骂槐,把所有官员都裹进“贪官”这个范畴之内,当然不可能是为几两少的可怜的俸禄,这一点朱棣看的明明白白。
朱棣让林三洪明说,林三洪还真不好开这个口。
“皇帝老大人你装什么糊涂哇?我知道你想清洗,所以才把现成的理由送给你。按照我说的贪墨这个理由,天下当官的谁的屁股底下没有一个是干净的,你还不是想弄掉谁就弄掉谁?我知道你这个皇帝当的不踏实,时时刻刻都想着削藩,理由我给你送过来了,借着这个理由剪除实力藩王的羽翼,不正是你想做的事情么?装什么傻呀,这种事情你我心知肚明,你说起来都不方便,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说这种话?”
这些腹诽绝对不敢明说出来,可朱棣有问的挺急,林三洪不得不回答,正琢磨着怎么说才合适的时候,旁边的老和尚姚广孝开口了。
第四十三章 摘桃子
“新朝初定,民心思安,若是有不肖官员趁万岁宽仁为政的机会上下其手,不仅遗祸于民,也对万岁的声名有碍。”老和尚双手合什道:“林三洪说的也不无道理,治贪治腐势在必行。”
“高哇,真的是高。”林三洪听了老和尚姚广孝的话,心里的那股子佩服劲就甭提了:“身为僧人,居然能够左右朱棣的决策,在很多时候还能起到决定作用。怪不得能够把和尚这个光辉伟大的职业做到这个地步,光冲着这几句话,没有几十年的政治经验,就说不出来。不仅达到了办事的目的,还说的滴水不漏,顺便不动声色的捧了朱棣一把,这份功力,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修炼的出来的。
自朱棣上台以来,砍瓜切菜一般剁了多少人的脑袋,恐怕没人能算的清楚。单纯的从杀戮这个方面来说,朱棣和夏桀商纣也差不多了。但是姚广孝这个老和尚居然用“宽仁”来形容朱棣,这让林三洪自愧不如。要是没有几十年的功力,脸皮绝对没有这般的厚度,而且说完之后脸不红心不跳,完就是一副自然而然言出于心的样子。
这老和尚才是他娘的拍马屁的祖宗哇。
反贪官是历朝历代都高喊的口号,从来也没有见过什么效果,大明朝也不会例外。无论是朱棣还是林三洪,都不会天真的去整顿吏治肃清贪墨,而是要借着这个由头做点别的事情——比如剪掉一些实力藩王的羽翼,顺便彻底铲除旧朝余孽。
事情是这么个事情,可话不能这么说,还得说的冠冕堂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