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公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不行”差点让处心积虑的杜月娘绝望,好在母亲后面的话让月娘心中重燃希望之火:“三洪这个孩子,终究是太年轻了。月娘你做的大生意,要是出了什么乱子,三洪可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天丰号是大明朝数得上的大联号,动辄就是成千上万的买卖,哪怕稍微出一点点纰漏,林家也负不起这样的责任。

    杜月娘回去之后,早就把方方面面想到十分周,听母亲这么说,赶紧说道:“老夫人多虑了,只要三洪过去,我会手把手的教他经营之道。有我在身边看着呢,能出什么纰漏?只要三洪公子能够过去,头三个月只有九钱七厘银子的工钱,过了三个月之后,最少也能拿一两四。要是做了仓房总管,还能再多……”

    杜月娘这么一说,母亲就真的动心了。

    哪怕是拿最低的工钱,几乎也有一两银子了,拿到市面上可以换一千多铜钱呢。最重要的是人家杜月娘是做大买卖的,跟着她还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只要三洪好好做,说不准就真的能当上天丰号的分号掌柜,可不比守着这么一个小小食店要有出息的多?

    “月娘要是能提携一下我家三洪,老婆子我……我感激的很。三洪若真的能在月娘手底下长了出息见了本事,月娘就是我林家的大恩人……”母亲拿出家长作风,替林三洪做主了:“什么工钱不工钱的都不要紧,只要能长见识涨出息就行,跟着月娘肯定比朽在家里强,我就担心三洪不是那块料……”

    “老夫人说的哪里话,三洪公子要是能去我那里做事,那才是真正的大材小用呢,我还怕委屈了他……”

    “委屈?月娘你就是我林家的贵人,一会我就让三洪跟你去,人我就交代给你了,你是他的东家,打也打得骂也骂得,要是这小子不受管教,给我来个消息,我打断他的腿脚。”儿子终于找到一个不错的出路,母亲欢喜的好像年轻了许多:“我这就去准备准备……”

    杜月娘笑道:“老夫人不必准备了,我们天丰号正在沿江一带修建仓房,离这里不远的,三洪要是缺少了什么,我那里都有,若是想家了,还可以时常回来看看……”

    “家里就我一的孤老婆子,有什么好看的?让他好好的跟着月娘你学本事,有事没事的不要回来看我。”母亲也是个心急的,站起身说道:“我这就去对三洪讲。”

    第十九章 龙抬头

    对于林三洪这种小门小户出身的贫寒子弟来讲,能够到天丰这样的大字号做事也算是个不错的出路,所以母亲极力赞同。尽管林三洪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如何了不起的事情,可是按照当时的风俗,只要没有讨老婆,尤其是在母亲面前,就永远是个孩子,一切都要听从老人的安排。

    到了大明朝以后,林三洪愈发感觉到生存的艰难。辛苦经营家里的小食店,累死累活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在天丰号做库管伙计,每个月将近一两白银的收入还真是不小的诱惑。

    临江的这个大仓库,其实就是一个货物中转站,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的存货,都会暂时在这里停留准备装船。在这个大仓库中,库管伙计共有七个,因为林三洪能写字会算账,基本工作就是掌管着仓库的账目和记录一下往来货物的清单。

    所谓的账目其实就是各类粮食的进出记录,典型的流水账,记录一下每天进来多少又出货几何就算完成。

    对于熟练掌握函数积分的林三洪来说,这样的工作完就是小学生水平。为了让手上的账目更加直观,林三洪特意把账目弄成一分统计表格,以水平线的起伏形势很直观的表现出来。这种记账方式再不必一笔一笔的详细核对,一眼就能看出近期仓库的情况。

    这种管理账目的方式在后世是很普遍也很实用的手法,在这个时代却是个新鲜事务,大东家杜月娘这种商海巨擎,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好处。

    来这里做库管伙计已经快一个月了,可以看出杜月娘采纳了林三洪当初提出的建议,正加紧销售存粮,尤其是北方各个分号的销售量,正以很大的数量增加,这一点从北边分号的输送量就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

    在七个库管伙计当中,林三洪是唯一一个会写字算账的,因为当时的识字率低的吓人,象三洪这样的绝对算是管理型的人才,所以很是得到了其他几名伙计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