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独孤那渐渐变得疯狂的神色,心中也感到万分焦急,也顾不上女子是矜持了,大声说道:“无痕,不管你是谁!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离开你的!!!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听了雪女的话,独孤的神情渐渐平静了下来,嘴里还在呢喃着...
‘是啊!不管怎么样,我还是那个独孤无痕!我还是那个要和雪儿共度此生的独孤无痕!!!存在即是道理,既然我来到这里必然有着让我来到这里的道理!!!哈哈!师父,我明白了!哈哈!!!既然上天在此给了我机会,那么,无论前世今生,只有我一个独孤无痕,我是独一无二的!!!’想通了一切的独孤,气势猛然一放便仿佛消失了一般......(PS:这正是修为境界达到天人合一后的返璞归真的表现啊!离那真正的破碎虚空只差一步,随时都可能破碎碎空而去...)
“雪儿,谢谢你!我想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等到我见过秦王,完成我的宿命后,我们便离开咸阳。之后,我们便不再理会这世间的俗事了,好吗?”
“恩~无痕!~”雪女柔情的说道。
....................................
咸阳宫前,看着眼前的建筑,独孤不由得想起上天在此给自己一次机会让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而给自己的使命...
PS:
咸阳宫的资料:
中国秦代宫殿。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当初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营建宫室,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已建成。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该宫又经扩建。据记载,该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秦末项羽入咸阳,屠城纵火,咸阳宫夷为废墟。
据史籍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国的过程中,每征服一国,图绘其宫殿,在京城咸阳附近仿造重建。渭水北岸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六国宫殿”。“冀阙”、“甘泉宫”、“咸阳宫”、“上林苑”等宫室145处、宫殿270座。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还嫌先王所建的宫廷太小,因而又征发几十万人在渭水南岸修建规模更大的朝宫。北山的石料,楚蜀的木材,都运到了建筑工地。这个朝宫的建设计划庞大,部工程到秦朝灭亡时都未完成,因而朝宫也未正式命名,只因前殿所在地名叫阿旁,所以人们把这宫殿叫阿旁宫。意即咸阳宫的近旁。阿旁宫只建成一座前殿,位于西周京都丰镐附近(今西安市西郊赵家堡和大古村之间)。殿廷能容万人,矗立五丈高的大旗,其规模之大令人咋舌。一方面是为了显示皇帝的威严,另一方面是为了容纳更多的朝见者。又收天下兵器熔铸成12个金人,各重24万斤。为防刺客藏兵器入宫,用磁石做大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逝。因为要给他赶修骊山陵墓,一度停工,次年又复工了。公元前207年,项羽率楚军进入关中,放火焚烧了阿房宫,大火三个月未熄,阿旁宫变成了一片废墟。传说阿旁宫大小殿宇700余所,秦始皇生前,将从六国掠夺来的珠宝、美女深藏宫中,他巡回各宫一天住一处,死时还没把宫殿遍。这个说法未免夸大,已有专家学者提出质疑。阿旁宫计划庞大且已动工兴建,未能建成秦始皇已经死去。恐怕秦二世时尝未建成。2000余年的风雨涤荡,尘世沉浮,昔日的阿房宫仅存一处建筑夯土遗址。东西长2500米,南北宽1000米,高20米,占地总面积26万平方米。当地人称之为“始皇台”。现在的阿房宫前殿,是20世纪80—90年代依据史籍文献,由考古学家和古建筑专家勘测设计,在原有基址上复建的。被项羽焚烧的阿房宫貌,只能从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里鉴赏了:“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两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chù)直不知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引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明朝时有人根据《阿房宫赋》想象绘出了阿房宫画图。唐代人杜牧和明代画家都与秦朝相距甚远,不能看作是确凿无误的信史。
第十三章 入咸阳宫,见始皇帝
第十三章入咸阳宫,见始皇帝
“雪儿,听话,你先出城,今晚子时你我城外十里亭见~”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