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卧龙逆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废稿
人打听了一番,很顺畅的寻到了诸葛瑾的家中。

    站在诸葛瑾家院门口,诸葛亮一眼就看到大哥诸葛瑾,正与三弟诸葛均在对弈。

    虽然灵魂改变了,但诸葛亮原先的记忆却仍旧在,所以当看到眼前的亲人时,诸葛亮不由有些激动的喊道:“大哥,愚弟来看望你了。”

    “孔明。”

    “二哥。”

    诸葛瑾和诸葛均看到突然出现的诸葛亮,惊喜的迎了上来,诸葛亮疾步上前,抓住二人的手,笑道:“咱们兄弟又团聚了。”

    “哈哈……”兄弟三人相视大笑。

    “弟妹,快屋里请。”诸葛瑾接着忙把黄月英一行迎进了屋里。

    诸葛瑾在曲阿的家园,并不奢华,相反还有几分简陋,平时他也就靠教授一些孩童读书,或者朋友周济过日子,由于没有孩子,日子倒也勉强过得下去。

    看到大哥清苦的生活,诸葛亮感慨之余,凝目望去,发现诸葛瑾头顶命格之中,隐隐有一个金红色的印记,显然诸葛瑾命格注定富贵,现在落魄不过是时日未到,料想不出两三年,诸葛瑾必可官运亨通。

    “大哥,亮今日前来区阿,是因为有感清明将至,我们兄弟年幼离乡,多年来未回乡祭祖,实为不孝之举,所以决定北上琅琊祭祖,不知大哥可愿前往。”诸葛亮在续完旧之后,也没有兜圈子,直接开口说道。

    诸葛瑾看了眼诸葛亮,点了点头道:“二弟有此心愿,大哥自然依从,今日收拾停顿,后天一早,咱们就启程。”

    第三章琅琊徐盛

    诸葛亮一行在曲阿,待了两天,诸葛瑾和诸葛均也随之,跟着他们踏上北上琅琊之路。

    诸葛瑾的夫人留在曲阿家中,并没有同行,这次诸葛亮北上,黄承彦到是送了不少盘缠,所以他们倒是不缺钱,临走之时,黄月英还给诸葛瑾的夫人,留下了足够她一年生活费用。

    从曲阿出发,渡过长江,在广陵码头上岸,诸葛亮他们一行,改骑马匹,沿官道一路往海州方向前行。

    沿路行走之时,诸葛亮时刻都在记录着沿途山川地势,以备将来行军打仗所用。

    诸葛均不解的道:“二哥,你一不带兵打仗,二又不在徐州出仕,为何记下这方山川地势?”

    诸葛亮笑笑,道:“有备无患,总是好的,现在我们这样走走停停,不也逍遥自在吗?”

    诸葛瑾点头赞同道:“孔明所言有理,凭你这份之气,大哥不及也。”

    “大哥谦虚了,指有长短,各有所用,大哥文采政务,亮就不及大哥多矣。”诸葛亮自是知道自己这位兄长,擅长政务和文史典籍,在内政上绝对是一把好手,所以才会有此一说。

    “唉,乱世需将才,咱们兄弟几个,却从小识文读书,有些不通时务了。”诸葛瑾想到自己即将年近三十,却已经贫困潦倒,不由感慨的叹了气。

    “征战沙场,也未必需要过人的武艺,汉初韩信,统兵克敌,纵使项羽霸王之威,也败在他的十面埋伏之下,亮虽未学武,但所学却是万人莫敌的兵书,如今天下纷乱,群雄并起,咱们兄弟同心,又岂会落后于人?”诸葛亮慷慨激昂的说道。

    诸葛瑾注目望着意气风发的诸葛亮,心思一转,道:“二弟,莫非有什么打算?”

    诸葛亮也没有隐瞒,如实道:“此次离开襄阳之时,我岳父已经答应,为亮谋取新野县令一职,如今南阳张绣有意投降曹操,新野虽然是百里小县,但在未来的地理位置上,就格外突出了,若大哥有意回荆州,新野县丞之位,正好由大哥出任,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诸葛瑾眉头微皱,盯着诸葛亮好一会,才道:“如你所说,新野岂不是成为前沿之地,你我兄弟同居危城之内,岂不是旦夕不保?”

    “二哥,大哥说的有理,咱们几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坐拥新野,这不是自寻死路一条吗?二哥你是不是糊涂了?”诸葛均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却也是饱读诗书,十足的书生一个。

    诸葛亮笑笑,自信的道:“新野格局不大,成就大业,自然是不可能,新野不过是跳板而已,咱们兄弟就借此跳板,坐看天下风云变幻,再考虑出路又有何妨?”

    诸葛瑾犹豫了一下,道:“看来二弟你已经胸有成竹了,既然如此,这次祭祖回区阿之后,若你真取得新野县令一职,为兄就陪你走一遭便是。”

    “好,咱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诸葛亮大笑一声,豪迈的击掌喊道。

    诸葛瑾看着诸葛亮一副武夫行为,惊诧之余,隐隐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对。

    黄月英看到诸葛亮这份豪迈行为,却是看的暗暗叫好,素来有狭义之风的她,内心中无疑更加崇拜英雄的。

    诸葛亮虽然长的挺拔俊朗,但平时却总缺少几分豪迈之气,这让黄月英总觉得有几分美中不足,但这一刻她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个夫君,也是有英雄气概的。

    这日诸葛亮一行,在琅琊郡莒县一家客栈过夜。清晨时分,诸葛亮刚刚起床,忽然听到楼下街面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