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战中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章
装备90式坦克102辆,仅凭90式坦克世

    界上最昂贵的单车造价──26万美元──这一项开支就达30亿美元。已装备有40辆75式155

    毫米自行榴弹炮的炮兵团,又从1999年开始新购进40辆最新型的99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这

    种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性能火炮,重为40吨,时速近50公里,火炮射程可达30公里,每分钟可发

    射1发炮弹,堪称大威力、远射程的炮中“翘楚”。第7装甲师编有一个高炮团,这个高炮团装备有60

    辆最斯型的7式自行高炮和1近式近距离防空导弹;令其它师艳羡不已的7式高炮,是一种双管35

    毫米口径的装甲自行高炮,重约3吨,时速53公里。从发现目标、捕捉目标,直至发射的过程均可

    由计算机进行误差的自动修正,而1式近距离防空子弹,因为采用了红外可视复合图像制导和主动电波

    制导相结合的制导方式,其命中率和执干扰能力都很强,此外,良好的隐蔽性能,又使其能够天候发射。

    因为拥有了这种“炮弹结合”的防空系统和体制,该师的对空掩护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进一步保障了其在

    作战中的突击能力。

    为了增强第7装甲师的作战实力,陆上自卫队还从1999年开始为该师增编了1个飞行队,并装备

    了100多架直升机,包括H─1多用途直升机、OH─6观测直升机等,此举不仅提高了该师的指挥

    和侦察能力,也增强了其快速反应的能力。

    得到如此多的“特殊优待”后,第7装甲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日本陆上自卫队“王牌师”。

    被作为预备队的第7装甲师接到木村游哉的命令后,立刻利用该师在快速机动能力方面的优势,连夜

    机动到宜兰。安朝它的作战构想是:使用环岛高速公路迅速赶往花莲,再靠隐蔽的山区公路接近解放军,

    在集集乡台湾装甲部队的配合下,以精锐部队阻止或遏制解放军先锋的进攻,最后赶往解放军的登陆地区,

    对解放军已登陆部队实施阻击,并歼灭配合登陆行动的解放军空突部队。不过,这一战役预案始终未能付

    诸实施,

    当朝霞满天时,解放军空中侦察和埋伏的侦察兵发现了一支日本陆军装甲部队正沿着环岛公路,由北

    向南朝着苏澳方向挺进,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日军,把坦克和装甲车辆都装在拖车上疾驶。赶来指挥的

    攻台集群政委俞笑天决定以海军陆战队第二师从正面迎战,陆战一师和独立二旅左右两翼实施包抄。1个

    小时后,解放军空军的飞机和陆战队数字化炮兵向日军实施了猛烈的突击。

    经过战争锤炼,尤其是同美数字化炮兵的炮战洗礼的解放军数字化炮兵已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

    它所装备的武器体系已面数字化,使解放军数字化炮兵作战效率明显提高。数字化部队炮兵的每门炮上

    都装有以“北斗”GPS为核心的定位导航系统。这种数据无线电通信系统能传送火力请求、目标跟踪数

    据、己方友邻部队位置数据、战斗命令、报告、文本、态势感知、战斗识别和指挥控制同步信息。火炮无

    论走到哪里,都能随时确定自己所在位置的坐标,且迅速准确。此外,数字化炮兵的战斗识别系统,可在

    地面战场上天候识别坦克和战车,并能通过识别码鉴别目标是己方的还是敌方的,提高打击的准确程度。

    所有自行榴弹炮采取自动装填,射速快,单炮射速为0.4发/秒。采用多种炮弹,战斗部威力巨大。

    尤其是担当火力压制任务的火箭炮兵,一个27门制火箭炮营的火力相当于12个155毫米榴弹炮营的

    火力,而人员编制数量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1/4。

    数字化炮兵观察器材不但增多而且都实现数字化连接,它还可与其它数字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提高了

    侦察效率,扩大了观察范围。

    解放军陆战队数字化炮兵首先用WM─2010型273毫米多管火箭炮先敌开火,先机打击日军。

    它发射的多用途子母弹战斗部,一门炮一次齐射可发射千多枚子弹,覆盖面积达10公顷,对该面积内

    的人员、车辆毁伤概率在50%以上。它发射另一种攻顶反装甲战斗部时,每个战斗部内装6枚智能化反

    装甲子

    弹,每一颗子弹可以自动搜索、识别和摧毁坦克、步兵战车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