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代号为“闪电迅雷”的进攻行动开始了。
岳麓生向“蓝天”突击队体队员发表了最后的训示:“亲爱的勇士们,今天我们就要远征马都拉,
去营救我们的亲人。中华民族曾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灾难深重的民族绝不能再让任何一个人遭受灾难!
让祖国和人民为我们骄傲吧!”
作为南部集群的“蓝天”突击队如易水告别的侠士般出发了,5000名突击队员由50架Y─11
运输机和24架武直─13多用突直升机负责运输,另有12架武直─12B格斗直升机护航。此外,还
将出动Y─11军用客机2架作为野战医院,配备60名医务人员和4间设备齐的手术室。36架J─11E
战斗机负责空中掩护,护送整个机群通过联军的对空警戒区。
机群自巨港起飞后,刚飞过比利顿岛就降低了高度。狭长的爪哇海被加里曼丹岛和爪哇岛拥抱着,从
这里直到马都拉岛,长达一千多公里都是联军的势力范围。按预定方案,机群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将超低空
飞行,离地面的高度不能超过15米。因为15米以上即可能被雷达发现!
怒海澎湃,浪花不停地溅湿机身。被夕阳染红的涌浪风驰电掣般向突击队员们迎面扑来,尖尖的浪头
又被飞机的气旋劈成水雾,折射出无数彩虹,突击队员一个个心旷神怡,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壮阔的情景。
编队快到马都拉岛时,天气突然恶化,雷电滚滚,暴雨如注,飞机剧烈颠簸起来。
机群冒着被雷电击中的危险,在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靠机载雷达摸索前进。半个多小时后,飞机终
于穿出了云层。马都拉集中营已经在望。
武直─13多用突直升机在人质控制中心院内强行降落比预想得要困难得多。一阵强风吹来把在编号
为“Ke”人质控制中心降落的直升机吹得机身倾斜并滑向一边,高速旋转的翼片打在树上,树被削倒了,
翼片也打得粉碎,机身重重地跌落地上。突击队员们先感到失重,像是从天上掉了下来,而后像麻袋一样
摔在舱板上。眼冒金星的营救组长不顾脑袋的撞伤,一跃而起,抬脚踹掉已经受损的舱门,冲出机舱,跳
向地面。第1批14名突击队员也跟着跳了下来,他们脸上涂着黑色的伪装油彩,胸前挎着伞兵步枪。
为夺回失去的时间,头戴夜视头盔的突击队员一个个高扬着头,直挺着身子疾跑。
规定的躬身奔跑也许对于躲避枪弹有利,但影响速度。在生命与速度之间,突击队选择后者。他们边
箭一般地射向各处营房,边用中国南部方言高声喊叫着:“我们是中国人,不要抬头!卧倒!”所有听得
懂的被充为营妓的女人质都哗地一下趴在地上。顿时,被欲火烧昏头的印尼士兵好像海潮退尽后的礁石,
裸露在突击队员的枪口前。
子弹像瓢泼大雨一样扫射过去,污血四溅,印尼士兵纷纷倒了下去。战斗仅用了45秒钟便结束了,
除了2名来不及卧倒的人质外,其余人员部安然无恙。
与此同时,其他19个组也相继得手。天空上,12架武直─12B格斗直升机和4架武直─13多
用途直升机则远发反坦克导弹,近射火箭将外围的岗楼一座又一座地轰塌。
在各集中营之间的土路上,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飞机降落到地面上。轮胎与地面产生剧烈摩擦,
发生尖厉的啸叫,也扬起厚厚的尘土。后舱门打开了,飞机仍在滑跑,路灯如流星般掠过。
飞机刚停稳,发动机没有停车,“冲!”贺学甫大吼一声。
早已等候在机舱门口的乘坐吉普车、装甲车的突击队员们,如决堤的洪水一样,从飞机里喷涌而出,
势不可挡。各组突击队员按预定方案分别扑向各自的目标。
贺学甫率领19名队员旋风般卷向编号为“Gi”集中营门口,几名担负巡逻和外围守卫任务的印尼
士兵还未弄清怎么回事,便被吉普车上喷吐的火舌打翻在地。吉普车尚未停稳,贺学甫纵身跃了下来,向
营门警卫室猛扑过去。虽然灯光很暗,但他们奔跑如飞,前几天的演习使他们像回到家里一样轻车熟路。
先从窗口投掷手雷,然后是一统狂扫解决战斗。
不到十分钟,“蓝天”突击队已接管了整个马都拉岛集中营。50架Y─11运输机已卸下所有的重
武器,2架作为野战医院Y─11军用客机已开始救治重伤员。三千多突击队员驾驶装甲车开赴外围警戒,
剩下的队员剪开铁丝网解放人质,人质被救出后,每个人都系上一条发光的磁性数据带,以便清点人数。
半小时后,载满第一批妇女和儿童人质的50架Y─11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