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战中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与此同时,

    架J─11战斗机向岛上的已开机的防空雷达站连续发射了50枚高速反辐射导弹,英美军的十几座雷

    达站在爆炸声中被夷为平地,剩下移动式的只好关机休战。一时间,迪戈加西亚岛的防空体系处于瘫痪状

    态。

    飞机尖利的呼啸声和炸弹猛烈的爆炸声把刚因大雨而放心入睡的英美指挥官从梦中惊醒。

    “飞机为什么不起飞?”岛上的基地指挥官向空军基地发出的质问。

    “都给埋在机库里了。”

    “不是有部份已处于警戒?”

    “雨太大,又拖回来了。”

    无计可施的基地指挥官又想起导弹团,正要发问。

    “雷达受到强烈干扰,导弹无法发射。”下面的导弹团团长主动报告。

    “打,没有雷达也给我打!”基地指挥官握着话筒大声咆哮。

    奉命行事的导弹团将一枚枚失去雷达引导的地空导弹射向空中,结果可想而知。喷着火焰的防空导弹

    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明亮、绚丽的弧线,然而却没有1枚能够命中目标。

    部署在的兵营周围的所有高射炮也一起对天空怒吼起来,将半个天空打成了红色。

    终于,1架正向阿普皮亚兵营照射激光的J─11F被击中了。这架飞机转眼间变成一个火球,在暗

    红的天空中翻滚着坠向西方的海面。这是此次战斗中英美军队获得的唯一战果。

    0点22分,解放军海、空机群完成预定攻击任务,200多架飞机很快消逝在茫茫的夜空中,踏上

    返航归途。

    空袭仅仅持续20分钟。

    在“海上丝绸”行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薛皓简等前指要员都聚集在黑风洞的控制室里。他们在等

    候前线发回的消息。战斗打响后15分钟,报告准时采取行动的第1封密电到达:“造云火箭成功地麻痹

    了敌人,我军未遭任何拦截,由于通过电子干扰机对敌雷达进行干扰和用高速反雷达导弹对敌雷达进行破

    坏,敌防空雷达系统完丧失效用。飞机不能起飞,导弹不能发射,轰炸进展顺利。但经过最初的混乱后,

    敌导弹及高炮已开始对空直射,虽是无的放矢,却企图以大范围火力网封锁我机的轰炸。这似乎是开战以

    来我遇到的最大麻烦。”

    原来那些乌云闪电、狂风暴雨都是解放军主动召唤来的,而且不仅能按照他们的需要“制造”这些乌

    云闪电、狂风暴雨,而且还能让它们在适当的时刻停止,以便自己战机的进攻。这要归功于那两艘“基洛”

    级柴电常规潜艇发射了的16枚“龙王”火箭“天气武器”。“龙王”火箭通过爆开向云块发射更多微型

    受控火箭,微型受控火箭在分散的云块中使云块发生一定电子和化学反应。于是,该云块变成浓云,形成

    暴风雨。在雷电轰鸣,大雨倾盆的情况下,防空的人连眼睛也睁不开,只能隐蔽而毫无还击之力。

    解放军机群将到达时,前导机再向敌方天空的云块也发射许多功能相反的“旱魅”火箭。在发动攻击

    前,这些“旱魅”火箭释放出极小的晶体颗粒,使得敌方上空乌云消失。对己方战机来说,敌方上空乌云

    消失,其阵地一览无余,正是攻击的最好时机。

    美国曾在克拉地峡发动气象战,“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次解放军也回敬美英方一个小范围天气战,

    扯成平手。倒霉的是那些不知内情的美英守军,他们就是在临死之时也没有想到,这场大雨竟然是人造的。

    0点30分,又有二十几架中国海军的J─10H和J─11H战斗机飞临迪戈加西亚岛上空盘旋轰

    炸。三十几架大、中型运输机载着“蓝天”突击队来到硝烟还未散去的玛丽娜点上空。

    “准备跳伞!”队长贺学甫发出命令。

    伞兵们依次排好,老练地把强制开伞绳挂在钢索上,机械师拉开飞机两侧舱门,等着跳伞的信号。

    贺学甫命令飞机上升到420米,然后关了油门向下滑行。尽管在敌人严阵以待的420米上空滑行

    非常危险,但他认为跳伞必须在低速下进行,这样才不致使部队落地后过于分散。随着跳伞信号鸣叫,伞

    兵们迅速跳了出去,只用了十几秒钟每架飞机伞兵都已跳出,随后投下武器箱。运输机完成任务后,加大

    油门,飞向高炮的射击死角返航。

    1000多名伞兵悄然落向地面,贺学甫还没把部队集合起来,就遭到英美军机枪火力的猛烈射击。

    此时,担负掩护和

    支援的J─10H战斗机正好来到上空并立即投入战斗,给正在落地的解放军军空降部

    队提供航空火力支援。英美军队的主要支撑点是机场边上的两个坚固的碉堡。伞兵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