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皓简不由好奇地仔细观察,问道:“该不是那时他们就想到会被后世的飞机空袭而特意加固的吧?”
杨悠忍着笑答道:“那原是英国建筑设计师为防止下雪天雪落在月台上面而好心设计的,却不知吉隆
坡终年夏天,从未下过一粒雪。”
薛皓简笑道:“没想到严谨的英国人也会闹这种笑话。”
杨悠又指给薛皓简看独立广场边一个有三个金色的半球形圆顶的状如阿拉伯神话世界中的城堡,介绍
道:“那是阿卜杜勒DangerCode;萨马德苏丹大厦,曾经是英国殖民总部。由于两名设计师诺曼和比德威都曾在印度呆
过,大楼便被设计成印度和阿拉伯风格兼备的莫尔式架构。三个圆顶中间的是130米高的钟塔,造型类
似英国的“大笨钟”,
故被称为马来西亚“大笨钟”。马来西亚独立后,它又成了高等法院所在地。”
依在薛皓简另一侧的陈舒扬了扬眉,一语双关地说:“崇洋迷外!”她似乎忘了自己也是每季必去一
次巴黎购时装。
陈舒见杨悠大有深意地盯着她胸前那个专门出自著名意大利设计师之手的玫瑰花胸针,不服气地说道:
“你们知道‘吉隆坡’这个名字的由来吗?”
杨悠不甘示弱地回答:“吉隆坡在马来语中的读音为‘瓜拉隆坡’,意思为‘泥泞的河口’。”
陈舒有些得意地回答:“你这可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浮着梦一般的笑意的陈舒便少有地把她专门
了解的吉隆坡发展史娓娓道来。
在公元157年,华侨叶亚来和7名同伴驾着小船从马来半岛西海岸溯巴生河而上,寻找“锡米”,
因为当时他们把颗粒形状像大米的锡矿叫作“锡米”。那时这一带十分荒凉,莽莽丛林中蚊蝇滋生,猛兽
出没,瘴疫蔓延,一个月中就有69人死于瘟疫和兽害。可是,幸存下来的华人没有退缩,他们继续找矿,
经过近两年的难苦努力,终于在159年找到了锡矿。这时,他们在巴生河畔选择了一个便于小船停泊
的地方,建起了两排以棕榈叶铺顶的小茅屋,这便是吉隆坡最早的雏形。从此以后,围绕贸易站的小城在
锡矿业兴起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由于它位于巴生河及其支流的汇合处,锡矿的泥沙从上游冲下来淤积在
这里,一下雨到处泥泞不堪,他们就称这个地方为“吉隆坡”。
“吉隆坡这个城市名称的本身便记录了华人艰苦创业的历程。英国人不过是锦上添花。”陈舒最后总
结道。
杨悠的面颊上蓦然涌上一片红潮,她的睫毛垂了下去,遮盖了她那对黑黑的眼珠,她用小小的白牙齿
咬了咬嘴唇,柳眉一掀,就要张口。薛皓简见他们已吸引了众多的视线,有不少年轻人都看呆了,深怕两
位小姐吵起来,忙打岔道:“你们不是说这里的国家博物馆有不少郑和时期的文物,我们不妨去看看。”
薛皓简正想着如何摆脱这两个麻烦,突然看见满头大汗的李恒中校从楼里的一间办公室冲了出来,便
马上叫住了他:“中校同志,我很久没见到你,你在忙什么?”
“美国佬黑了这里的不少大公司,我们都忙得不过来了,正想请教……”李恒看了看杨悠和陈舒欲言
又止。
杨悠大方地说:“既然有敌情,我们可以把薛总指挥还给你。”
陈舒却跃跃欲试地说:“我可认识不少黑客高手,我以前读书时,这种坏事没少干。”
说完调皮地笑了。
薛皓简心中一动,计上心来,也许可用工作套住这两位小姐,不动声色地说:“好!我们一起回去商
量商量。”
杨悠和陈舒都担心薛皓简借机溜走,听心上人这么说,高兴得再也顾不上继续拌嘴。
李恒扼要地介绍了当前的信息战状况。原来美国透过新加坡这个跳板不停地瘫痪中南半岛上的互联网,
而我国出于外交考虑,不能断绝和新加坡这个中立国的联系。由于中南半岛上的互联网大多缺乏防火墙,
而且整个系统硬件和软件大多是从美国进口的,这些系统内部的一段特定程序或程序代码都或多或少被蓄
意埋置了“逻辑炸弹”,在美军的触发下,它们不断释放出病毒、蠕虫或其他攻击形式,造成网路混乱,
所以造成我军信息战部队防不胜防。
陈舒浓眉一扬,大眼睛一瞪,大嚷:“你们不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据我所知美国军队绝大部
份的日常通信和业务
都是在公共网络上进行的,这包括在民用电话线上通话和通过因特网发送电子函件等,
以前就有不少人闯入他们的机密部门的系统捣乱。”
陈舒的咄咄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