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的。历尽沧桑的巡航导弹突然发
现传回的雷达波很难与贮存的地图匹配,眨眼间纷纷错过目标,只有两、三枚击中没有伪装的建筑物,另
有一枚炸毁了笠桥机场的一条跑道。
对此一无所知的美军隐身机群仍保持超低空偷偷地向上海靠近,他们准备从上海开始袭击和轰炸未被
巡航导弹摧毁的目标。在太空雷达卫星的照射下,他们的“剪影”已反应在中国的几架预警机的雷达屏上,
它们雷达反射面大的背部又使解放军的超视距雷达有了用武之地。美军飞机未开雷达,通过数据链观看后
方预警机传来的画面。
他们发现有三股中国的机群,每群都有五百架之众,中间一股离自己最近,另两股朝自己的两侧飞去,
看样子并不知道美机的确切位置。美军飞行员们对两侧的中国空军的机群并不担心,因为凭借自己飞机出
色的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摆脱它们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而中央机群据雷达信号分析有二百多架威
胁最大的J─11,不能小看。此时,美国驻克拉克空军基地的第13航空军通过对侦察卫星最新传回的
高清晰度照片分析惊异地发现第一波巡航导弹的攻击战果不佳,急忙改令正在空中的第二波隐身机群不要
深入大陆,重创中国空军在空机群就可返航。同时又令第三攻击波起动,立刻一架接一架的F─15C/
D/E“鹰”、F/A─1C/D、EF─15A和菲律宾的F─16C/D“鹰隼”从克拉克军用机
场起飞,足有三百架之多。
EF─15A是美国为取代老旧的EF─111A而在F─15的基础上研制的专用电子对抗飞机,
主要执行远距干扰和突防护航任务。该机装备的主要电子对抗设备有:机群编队集体防护用的干扰系统
AN/ALQ─99I,此干扰系统共有22部干扰机,其中1部安装在弹舱内,4部安装在其它舱
内;本机自卫用的干扰系统AN/ALQ─139D;偶极子反射器和红外诱饵投放装置AN/ALE─42;
告警接收系统AN/ALR─64和红外侦察系统AN/ALR─25。EF─15A电子对抗飞机用于
对敌方各型防空电子设备进行干扰,既可在敌方火力圈外巡逻实施,也可编入战术飞机突击编队中执行。
在离中国空军的中央机群还有一百五十多公里的时候,美军第二攻击波124架隐身战斗机首先在预
警机传来的目标中选好各自要攻击的目标。用驾驶杆上的一个球形操纵钮将雷达荧光屏上显示的一个“截
获波门”符号移动到拟打击的目标光点下沿,按一下油门杆上的“捕获”按钮,机载雷达开机即将之“截
获”,并自动对之进行跟踪,平视显示器随即自动出现“空战跟踪”画面,并有目标标记、目标运动方向
符号及各种引导飞机进行攻击的指令,飞机内置武器仓打开下放。飞行员随即操纵飞机使速度、高度与指
令要求的相同,同时令平显上的目标符号与油门符号、导向符号重合在十字线上保持跟踪状态。跟踪状态
稳定后,导弹开始进入可逆准备发射阶段,接通弹上电源、导弹雷达开始调整频率、陀螺仪开始旋转增速
到规定转速。飞机的火控系统,在跟踪状态下自动完成对目标参数的测量,当发射导弹的各种要求条件已
经满足,“武器准备信号灯”立刻闪亮,并出现“允许发射”信号。这一切不过在短短的十几秒内完成。
第二攻击波指挥官一声令下:“发射!”美飞行员同时按发射扳机,随即导弹进入不可逆的准备工作。导
弹上的燃料电池点火,载机电源与导弹电源完成切换,导弹火箭发动机解除保险,导弹调谐最终确定,扫
瞄状态的确定,接收机上火控系统传来当时目标的高度速度信息,弹上液压系统开始达到工作状态,然后
火箭点火,导弹飞离发射架滑轨。上述准备工作是同时进行的,只需不到1秒。接着,美飞行员立用其飞
机的计算机辅助的四重线电传飞行姿态操纵系统和矢量喷嘴带来的优越的飞行性能,迅速跟踪下一个目标,
准备重新发射。
五百多枚中、远程空空导弹像道道利箭直奔解放军空军的中央机群而去,美机群则关闭雷达、跳高和
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