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南亚地区的空军指挥官们痛苦地发现他们对空战的理解进入了只比较飞机和导弹性能的误区。
可是无论是飞机或是导弹,它们的战斗力实际来自精确制导,尤其是机载雷达的进步。可是由于飞机空间
和重量上的限制,一个几十公斤重的,用蓄电池的机载雷达,不管有无一点可怜的防电子干扰的能力,都
不能和地面大型电子干扰相抗衡!解放军以大功率电子干扰雷达作为突破口,仅以16个大型电子干扰站,
2000套流动电子干扰仪补充电子干扰站的电子干扰空白区,即完成整个战场的电磁隔断,瓦解了美国
空军无敌的神话。
美国人当然知道中国的电子干扰技术是世界领先的,越南战争中美国反辐射导弹不到3% 的命中率即
是中国人的杰作。但他们对美国新一代经过实战考验的反辐射导弹深具信心,好了伤疤忘了疼。他们又忘
了中国不是美国战胜过的中小甚至微型国家,它具有完整的科学研究能力,军队具有完善的反馈系统。解
放军的这些大型电子干扰站都实现了总机和发射天线分离。这些发射天线有许多备份,而且造价还低于美
空军发射的反辐射导弹。试想一下F─16、F─15、F─22和JSF在J─7、J─10和J─11
的包围情况下还要抽空发射反辐射导弹的可能战绩。还要防备解放军冷不叮地停止电子干扰,让地面部队
发射令美机猝不及防的地空导弹!美国空军精英们在这一夜终于低下他们尊贵的头颅,在剥去华丽的高技
术外衣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军事技术上略显笨拙的对手远比他们更多地保存了视死如归这一军队最基本
的气质。
柳维平的曼谷特潜队队员们这一夜是非常的忙碌。整个特潜队化整为零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都潜
伏在各自的重要目标附近。战斗打响后,第一波飞来的我军弹道导弹大致分新旧两类:新导弹都是弹体和
助推火箭可分离的,其中具有和“昆吾”Ⅰ型弹道导弹相似制导原理的导弹被队员们引导攻击精度要求高
的重要建筑物,另一些精度低的则用来摧毁机场跑道、仓库等大面积目标;旧导弹往往是单弹头的,主要
任务是消耗美军的“爱国者”导弹。
曼谷军用机场边的一片树林里,负责警戒的老刘骑在一棵大榕树上眺望着远处灯火辉煌的曼谷市区。
他突然发现,所有的灯一下都暗了,凄厉的警报声响彻云霄,接着天空中飞曳着一道道红色的流光,然后
便传来沉雷般的爆炸声和高炮射击的轰鸣声。
近处的飞机场也像开了锅,一枚又一枚“爱国者”Ⅲ型导弹不停的飞向苍穹,跑道尽头两架F─22C/D
也已开始滑行。在地面上操作一台连接似小型抛物线天线的电脑的小葛从屏幕上看到一个亮点,那是来袭
的导弹发出的识别码,电脑立即在旁边注释导弹的型号、原定目标。小葛马上重复:“6号弹,2号目标。”
正在用红外夜视仪观察的柳维平命令:“目标不变!”
不一会儿,来袭的导弹天线头每5毫秒发出测得的攻击弹头的位置和识别码,而电脑则计算弹头的轨
迹后和已储存好的目标坐标比较,再每50毫秒自动发出修正值。不到5秒钟,只见机场控制塔轰隆一声
成了废墟。接着一枚垂直下降的大弹头天女散花似的迸裂出无数子弹头,像冰雹一样落向跑道,一架F─22C/D
被击中爆炸,另一架居然作蛇行避过,利用残存跑道重新滑行。
此时电脑的屏幕又有一个亮点,有点兴奋的小葛重复道:“6号弹,还是2号目标。”
柳维平果断命令道:“改变目标!座标932,70,3。”
小葛熟练地键入命令,重复:“目标改变,座标932,70,3。”
应招而至的导弹将跑道的另一端炸出几个大坑,强烈的冲击波掀翻了已经拉起机头的那架F─22C/D。
目睹这一幕的柳维平不禁和小葛击掌相贺……
柳维平一边观察,一边用电子笔在便携式电脑显示的地图上勾去已被消除的目标。
这些讯息也几乎同时传回后方的指挥部。指挥部可调整正在空中的飞机的任务,和第二批待发的导弹
的目标。
此时,解放军空射巡航导弹和空军投掷的联合攻击弹药也已到达曼谷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