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微笑着说:“你忘了吗?在红酒庄园酒窖的门口我们聊了很多,你无意中说过你喜欢喝焦糖玛奇朵的,我就记下了。”
卢晓晓赞赏道:“JAY你真细心,做你的女友一定很幸福吧!”
JAY有些哀伤:“如果她幸福就不会一人回国了,我花了十年的时间为她彻底改变了,可是她竟然说走就走。”
卢晓晓安慰道:“别这样,我会帮你的,你上次说她住步高里弄堂,叫肖什么?”
JAY回答:“叫肖思琪,二十八岁,在法国留学十年。”
“好的,明天早上我陪你去步高里弄堂打听肖思琪的下落,希望她的父母还住在那里。”
“谢谢你,卢小姐!”
“也谢谢你的焦糖玛奇朵!”卢晓晓轻轻的举起焦糖玛奇朵,表示谢意。
JAY和卢晓晓最后约好明天早上八点钟出发去步高里弄堂寻找肖思琪,JAY打车送卢晓晓回到家以后然后才回酒店,法国人浪漫又有绅士风度,真不明白肖思琪究竟为什么要离开善良多情的JAY。
第二天早上八点钟卢晓晓坐地铁准时赶到了步高里弄堂,步高里是上海的老弄堂,这里的人们还过着过去的日子,有人端着马桶去倒,老弄堂里的老人们坐在家门口摇着蒲扇聊着天,还有人把煤炉搬到门口做饭,贩卖早点的流动小摊边走边吆喝着:“早点咯,卖早点咯,新鲜的紫米粥,八宝粥,茶鸡蛋,小笼包,菜团子!”
“给我来两个鸡蛋,一杯紫米粥!”卢晓晓闻着香喷喷的早餐味道,觉得有点饿了。
“好咧,一共三块钱!”小贩速度很快的递上打包好的早餐。
付好钱,卢晓晓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等待迟到的JAY,本来她是不好意思在路边买早餐的,怎奈弄堂的生活气息太浓,再加上流动摊位的早点香气四溢,才会不顾形象在路边吃早餐。好了,不为自己的馋嘴而找借口了。
半个小时后,JAY满头大汗的赶到了,他气喘吁吁的说:“对不起,我来晚了,堵了半个小时的车。”
卢晓晓安慰:“没事,我也刚到不久,这个点最容易堵车,我是坐地铁过来的。”
JAY和卢晓晓并肩在步高里弄堂里走着,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弄堂,尽管翻新过却仍然保留着中式石库门的建筑风格,老上海人都曾住过这种弄堂,一早醒来小贩的吆喝声 讨价还价的声音 骑自行车上班的声音 邻里间打招呼的声音 还有弄堂的转角处一家早点摊位炸油条的香气,孩子们在弄堂里嬉戏玩耍的笑声,这些生活化的声音编织成一首动人的旋律在步高里弄堂里回荡着。
“JAY,你知道肖思琪的住址在哪里吗?”卢晓晓觉得他们这样盲目的寻找也不是办法。
“我知道,她住步高里85弄42号。”JAY早已刻在心上,不敢忘记。
“好的,有了地址就好办,咱们现在走的这条弄堂是36弄,我想85弄应该在前面吧!”
越是往前走JAY的心里越是忐忑,虽然他早已打好表白的腹稿,但是他仍然会有些紧张,是呀,一年不见了,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可是弄堂并非像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他们在弄堂里转了一圈又回到了36弄,这里简直像个迷宫一样神秘。卢晓晓见有上海黄包车经过,她有一种错觉,仿佛回到了旧社会的上海,黄包车的生意好极了,就在卢晓晓纠结要不要坐的时候,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卢晓晓的脚步停了下来:“JAY,咱们这样走也不是办法,不如叫一辆黄包车拉我们去吧!”
JAY一脸疑问:“什么叫黄包车!”
卢晓晓指了指渐行渐远的黄包车:“喏,那就是黄包车,旧社会的上海满地都是这种人力三轮车,简称黄包车。旧社会时大部分人以这种黄包车为代步工具,相当于现在的出租车,然后才演变成自行车,汽车为交通工具。”
JAY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我们可以坐黄包车!”
等了几分钟,终于截到了一辆黄包车,坐在黄包车上欣赏着老式弄堂,弄堂里坐着扎堆聊天的三姑六婆们,上海小男人系着围裙做早餐,还有上班族骑着自行车一脸焦急,这些生动的画面组成了弄堂的别样风景,这便是生活。
黄包车在一处再普通不过的一户人家门口停了下来,车夫操着夹杂着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先生,小姐,85弄42号到了。”
“哦,好的,谢谢你啊。多少钱?”
“8块!”
“好的。”
站在85弄42号门口,这户人家门庭紧闭,木制的大门有些残旧了,唯一显眼的是门上贴着的大红喜字。弄堂里的人们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他们,卢晓晓示意JAY保持沉默,然后她向邻居大妈打听:“阿姨,你好!我是肖思琪的朋友,我想问一下肖思琪是住这里吗?”
大妈很热情:“你是琪琪的朋友啊,她爸妈住这里,她现在在田子坊开店偶尔才回来。”
卢晓晓茫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