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十一点的时候还有一章!
--
李振宁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既然自己父亲提到了胡明喻,那么自己对胡敏儿小姐的爱慕,也许可以在这个时候告诉父亲。他支支吾吾了一会儿,最终鼓起勇气,对父亲说道;“爹,我在北京的时候,胡明喻协督大人特地见过我。”
“哦,老胡还真是有心了。”李万齐略略的点了点头。
“那次见胡协督大人的时候,我还见过了协督大人的独女胡敏儿小姐,”李振宁渐渐的把话题转移到另外一面上来了,“其实,其实我觉得胡敏儿小姐温柔大方,确实很可爱。”
李万齐不是愚昧之人,听到自己儿子不多谈胡明喻,而是谈向胡明喻的独女,心中已经猜出了倪端。他在脑海中飞快的思虑了一阵,然后笑逐颜开起来,说道:“振宁,你今年也都二十四岁了,确实也该考虑一下人生大事了。爹与胡明喻交情不浅,而且李胡两家结为秦晋,对两家都有好处。”
听到父亲这样说来,李振宁不由欣喜起来,连忙说道:“爹,那这件事情,你可要为孩儿做一回主呀。”
“放心吧,爹会找个时间跟胡明喻谈一谈的。”李万齐开怀的笑了笑,做为民国初年老一辈的人,他还是希望早日抱着孙子的。
——————————————————————————————————————————————————————————————————————————
第二天早上,徐邵文和李振宁便前往上海警备司令部报道。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在兼任上海警备总司令之后,司令部和镇守使署便调集在一起办公,都聚集在上海区内,与江南制造局相互毗邻,俨然已经形成了一条军政大街的样子了。
自从二次革命上海革命党人暴乱之后,郑汝成甚至把一个旅团的军队都调入了城中,现在就驻扎在江南制造局后面。因此,当徐邵文和李振宁来到司令部所在的这条街道上时,切身实地的感到一种熟悉的军营气息。
因为徐邵文和李振宁来头不小。一个是国务卿地侄子。一个是上海大亨地公子。都是有显赫背景地。所以当他们来到警备司令部出示陆军大学文书和介绍信地时候。负责接待地官员都显得恭敬不已。如同中央特派员来临似地。
在经过一系列地交接手续之后。就连镇守使郑汝成都来见了徐邵文和李振宁一面。相互之间说了一些客套寒暄地话。郑汝成还在自己地属官面前特意交代一下。对于这两个陆军大学地队附勤务学员。要好好指导和招待。
中午地时候。队附勤务地手续就部办妥了。接待地武官带领徐邵文和李振宁去司令部后方地营房。登记领了两支三五式手枪和枪套。同时还配发了两套上海警备司令部地军服。在这之后。李振宁就直接留在警备司令部。被接待官带到参谋处去了。而徐邵文则跟着另外一名士兵出了警备司令部。前往了江南制造局另外一侧地军警署报道了。
军警署是一栋三层地楼房。后院便是军警大营。徐邵文来到署衙后。又办理了一些手续。然后便直接被带到了第三大营地营部。军警第三大营地营长郝劭光是一个三十多岁人。留着一个小胡子。看上去很英挺正派。不过历史上对他地记载却不多。因为上海地军警编制很少。只有三个营地下设。并且部都没有满额。此外。军警地作用在民国初期地定义也很模糊。所以导致了军警署几乎没什么作为。
郝劭光是知道徐邵文地来头。所以语气上也很客气。他先带着徐邵文将营部各个部门介绍了一下。军警署虽然是三个军警营地统筹署衙。但是每个军警营都有自己地营部。分别都设置在各自地大营里。但是三个军警营有很多设施是共享地。如文书处。炊事部等等。
徐邵文跟在郝劭光地后面。在军警营地大营里转了一圈。这才发现这个大营根本就不大。并且营地编员最多也就两百多人。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纪。恐怕都算不上是一个连队了。不过。他很快有想到了。在民国初期地时候。**队地编制当中。营这个单位与国际上地营是不一样地。或许这里地营仅仅就是指一个营地地兵力。
在回到营部办公室之后,郝劭光对徐邵文说道:“文远你远道而来,今天虽然第一天报道,但是我不会太苛刻。下午的时间,你可以先在上海四处走走,这个我可以批准。另外,前不久陆军大学和保定军校的比赛,在国也传的沸沸扬扬,据说你当时的表现也很出类拔萃呀。”
徐邵文笑了笑,看来关于这场比赛所谓的沸沸扬扬,无非也是各地报馆受到了政府的压力,必须在报纸上营造出这样一副盛大的假象。对此,他感到审视无奈,那次的比赛究竟沉闷到什么程度,也只有参与过的人才会知道了。
“哪里哪里,在下只不过是走运而已。”徐邵文客套的几句。
“其实我们上海警备司令部军警署,虽然同样是属于军队编制,但是却与驻军大有不同,”郝劭光在办公室自己的桌子前坐了下来,同时也示意徐邵文随意,“我看过一些有关国外军警编制的翻译书籍,很显然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