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第 13 章

    “的确没见他带女人回来,哎呀,别提了,他之前给我们说,他在报社当编辑的,我原想这每个月收入怎么也足够支付房租了,他在这里住了快半年,除了三个月按时支付房租之外,后面就开始拖欠,直到将押金都抵光了,还倒欠了一个月,也没见他拿出半分钱!”

    女人絮絮叨叨的抱怨不满在楼梯间回荡。

    “这儿租金也不贵呀,前两天他一脸兴奋回来,还破天荒给我带了一只烧鸡,给自己换了整套行头,我以为他快发财了,谁知道宁可把钱拿去买衣服,也不肯付租金,真是岂有此理,我没见过比他更能赖的老赖了!就他这德行还当什么文化人,我看跟街头混混也差不离了!”

    “喏,就是这里了!”

    女人带他们来到二楼尽头的房间门口,拿出钥匙打开门。

    “既然你们和他认识,那就进去坐坐吧,等会儿他要是回来了,我告诉你们。”

    “这不大好吧,毕竟没经过主人家的同意。”凌枢假客气道。

    房东不以为意:“那没事儿,反正他这里头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事,你们稍坐,我给二位沏两碗茶来。”

    她既是这般说了,两人自然不再推托客气,待房东离开之后,就开始四处观察房间。

    凌枢是警察,他最懂得如何翻看东西之后又复归原位,不让主人家察觉。

    岳定唐则在房间内溜达,上下左右,边边角角,眼睛没闲着。

    房间里布置很简单,近乎简陋。

    书桌上有纸有笔,下面还压着一张吴淞大学的借书证。

    借书证很新,背面是用过的次数记录,一个“正”字只写了三划。

    与此同时,凌枢看见借书证上的名字。

    洪晓光。

    旁边放着三本书。

    一本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诗集收录。

    一本是泰戈尔的《采果集》。

    还有一本是莎士比亚的著作,最广为人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笔记本大概被用了半本左右,而且基本都是抄录诗句,大部分以莎士比亚的为主。

    “有什么发现?”岳定唐走过来。

    “前面的字迹比较认真,后面的字迹比较潦草,还有涂鸦。”

    凌枢翻到后面几页,岳定唐发现那些涂鸦就是一直在重复抄写诗句里的那几个字而已。

    “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却看不见自己的狂妄。”岳定唐照着念了一遍。“这是谁写的?”

    凌枢:“莎士比亚。杜蕴宁上学时,最喜欢看他的著作,对这些台词倒背如流。”

    岳定唐:“所以,这位洪先生是在投其所好?”

    凌枢:“有意思的是,这三本书部是外国著作,没有一本是本国的。而杜蕴宁生前对诗作的喜爱,同样也有这方面的偏向。也许她背不出白乐天最著名的三首诗,却能默写出莎士比亚的半本台词。”

    “我这里也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你过来看。”

    岳定唐走到床边,轻轻掀起枕头。

    下面压了一本书。

    《金瓶梅》。

    凌枢拿起书翻开。

    岳定唐发现他手上还套着两只白手套:“你从哪弄来的手套?”

    凌枢低头看书,漫不经心道:“问沈人杰要的,扯着你的虎皮,他很痛快就给了。这玩意又不值钱,但关键时刻可以派上用场,避免在书皮上留下指印,被细心的人发现这里有人动过。你看——”

    李瓶儿私语翡翠轩,潘金莲醉闹葡萄架。

    这是《金瓶梅》中最知名的章节之一。

    不仅从人性,风俗,世情上深刻描绘,也满足了寻常人的窥伺欲。

    这一章的几页,被反复翻弄,远比其它书页要褶皱旧损,说明主人肯定经常看。

    凌枢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只怕这本《金瓶梅》对洪晓光的吸引力,要远远大过桌上那些诗集。”

    岳定唐:“诗集是用来讨杜蕴宁的欢心,而《金瓶梅》是自己喜欢看的,自然不一样。这个洪晓光,不会是拆白党吧?”

    拆白党和仙人跳类似,都是民间俚语,指那些通过一些手段骗财骗色,给受害者设局的人。

    世道一乱,鱼龙混杂,三教九流倾巢而出,这样的拆白党,遍地皆是,小者骗点吃喝,大者让人倾家荡产。

    特别是那些本来出身混混的贫寒子弟,靠着一张还过得去的脸,稍加打扮,花言巧语,引诱富家女眷入局,令她们惑于自己的美色

    ,再予取予求,报纸上屡屡登载,大家已经见惯不惯。

    “但拆白党一般只谋财不害命吧?”

    现在不仅仅杜蕴宁死了,就连他也凭空背上一口黑锅。

    这个局至今扑朔迷离,真凶尚未浮出水面,若是拆白党所为,这些人也太过于神通广大到出奇了。

    凌枢将翻了一下,放回原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