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成吉思汗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蒙金之战
完颜胡沙,闻风而逃,一路退到宣平,宣平县内的土豪请求以士兵为先锋,以行省兵为后援,与蒙古兵决一死战。完颜胡沙斗志早失,一心只想着逃命要紧,哪会顾得上什么决战不决战,丝毫不把土豪的建议放在心上,反而一个劲地追问去宣德的小路,土豪怒其不争,知道金军必败无疑了,遂尽其所能,将完颜胡沙讥笑一番,再也不会理会他了。

    完颜胡沙正待发火,无奈民心已失,士气俱丧,他一副狼狈逃窜的模样,民众早不把他放在眼里。倒是他自己震慑于蒙古大军的声威,不敢久留,当天晚上就率了部众仓惶向南逃去。

    蒙古大军发现了完颜胡沙的行踪后,紧追不舍,双方在会河川相遇,完颜胡沙打叠起精神,勉强领兵迎战,但逃窜之旅,哪里是强大蒙军的对手?后蒙金两军在会合堡展开大战,金军明显不敌,完颜胡沙见状不好,弃了军队就逃。他倒是腿脚灵便跑出来了,那10多万后继大军却永远留在了战场,无一生还。

    野狐岭一役,金军元气大伤,再也组织不起足够的兵力与蒙古军队抗衡了,《蒙鞑备录·征伐》中说:“是战也,罄金虏百年兵力,销折溃散殆尽,其国遂衰。”这是决定两国胜负的重要一战,自此,金国之势如大江东去,江河日下,而成吉思汗却日正中天,无人能及了。

    

初攻中都

    野狐岭之役的胜利,使成吉思汗威名大振,金国上下,听到“成吉思汗”之名,无不惶惶然。金国朝廷更是一片混乱,卫王永济的儒弱无能无疑于雪上加霜,胜利无望,金国各臣子只求蒙古军队点到为止,开足杀戒之后班师回朝,留他们一条活路。然而战争不是童话,战争没有想象,蒙古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德兴府、弘州、昌平、怀来、缙山、丰润、海云、抚宁、集宁,东过平、滦,南至清、沧,由临潢过辽河,西南至忻、代,皆归大元”(《金史·卫绍王本纪》载)。成吉思汗夺金之地的兴趣丝毫不减,没有一点班师回朝的迹象。金国臣子几乎绝望了!

    中都是成吉思汗进攻的重点目标,不攻下中都,成吉思汗岂能甘心回师?

    在野狐岭之战的尾声,完颜胡沙只身逃出重围,到了宣德,成吉思汗又一路追了过去,直取宣德,金朝的边防重镇遂落入蒙军之手。借着胜势,成吉思汗派哲别为先锋,长驱直入,直抵居庸关下,居庸关乃重要军事关隘,金军亦不敢掉以轻心,派了重兵把守,并修固了工事,.哲别他们一时对坚固的居庸关无能为力,看着金兵在城墙上耀武扬威,哲别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毕竟是一员有勇有谋的良将,不会被这点困难吓倒,眉头一皱,他计上心来。他命令蒙军先攻关,然后装作不敌金军,“仓惶”撤军,以便将金军引出关来。金军果然中计,见蒙古军队纷纷回撤,马上尽数出了居庸关,追杀蒙古士兵,哲别率众将金军引到鸡鸣山嘴,然后来个回马枪,将追来的金军尽歼,居庸关一带又成了蒙古士兵的天下,蒙古军队按照惯例,对金军各城仍然实行屠城政策,老幼妇孺,无一幸免。

    居庸关既得,哲别挥师中都,意欲攻下金国的都城。此时其他各路蒙军也捷报频传,河北、山东诸州郡皆已归附蒙古,各路蒙军纷纷带了胜利的消息向中都一带涌来。

    不久,各路蒙军汇集于中都城下,蒙军的旌旗在城外飘扬,蒙军的呐喊声深深震撼着城中之人,尤其是金朝统治阶层,说他们“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一点都不过分,个个如死期将至,只求奇迹出现,盼望成吉思汗舍城而去。但并非君王骨头软,所有金民都是软骨头,强硬之士亦大有人在,国都将失,激起一部分将士和民众的激愤,他们恨朝廷无能,但愿凭了自己所有的力量保住国都。

    中都之战开始了,蒙古军队发起强大攻势,守城将士誓死力战,民众也自愿组织起来救助,一时间,血与火,刀与箭,保家卫国与夺取敌都,各种声音,各种颜色,各种概念纠合在了一起,辨不清哪里是正义,哪里是抗争;哪里是强暴,哪里是残忍。也许,战争叫人永远说不清。

    金军的奋力抵抗,倒是让蒙古军队吃了不少苦头,金军伤亡不少,蒙军亦有不少伤亡,成吉思汗见久攻不下,大怒,准备再增加兵力死攻中都,城不到手,誓不罢休。他的部下劝他,这样硬拼下去,蒙古军队的伤亡也不可估量,不如暂时放弃中都,另作图谋,反正金朝已没几天过了,中都归蒙,只是迟早的事。

    成吉思汗一想也有道理,遂下令停止进攻中都,开始撤军。途中,蒙军对沿途的城镇又是一番抢掳烧杀。

    出了居庸关,成吉思汗下令安营扎寨,等待各路人马会师。

    

东京之战

    居庸关前,各路人马纷纷来聚,只有哲别迟迟不到,成吉思汗耐心地等待着,他要等待东京城破的佳音。

    原来,哲别所率的先锋人马抵中都城下后,成吉思汗给了他另一个重要的使命——攻占东京城!

    东京(今辽阳市)是女真人的大本营、根据地,在金、蒙两方面的心里,都视其为重要之地。

    哲别领命,率一队蒙古精军长驱直入,直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