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的这样的风雨
飘荡的我的心
是如漆黑的影子走过咿呀着破碎的脚步
是断裂的胡琴
自荒凉的老巷回忆般地拉过
来去的这样的风雨
你骤然而至
骤然的欢喜欢喜不尽
你与风雨同来
你与惆怅同来同来的还有如墨的风雨
怅然这来去的风雨
怅然
这来去的你
风雨凄凄之际,最是怀人。“西风时节,那堪话别”?
绿杨桥边,是我剪裁一地的相思。那碧藓回廊,我已将阑干敲尽。
因此,既见君子,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
我是欢喜的,见到你我欣喜若狂,并且如同坠入最深沉美妙的幻梦。
这篇《风雨》,因为用“哀景写乐,倍增其情。”
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浓墨重彩渲染了阴冷、凄凉、消极,不知如何放置的心情。
自然的风雨因为爱人长别变得更加料峭。
然而,他竟然出现了,那个君子。
女子骤见怀人之喜,使风雨失色。
王夫之评价这种情景反衬之法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方玉润说:“此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故为千秋绝调。”
到汉代,经生持“乱世思君”,解此诗主旨为“乱世思君”。
《毛诗序》曰:““《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郑笺申发之曰:“兴者,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象征君子不改其度。“风雨如晦”的自然之景象征险恶的人生处境或动荡的社会环境。
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云:“梁正士兰陵萧纲,立身行己,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说不得,社会与人生自有无尽风雨,但我真爱的是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反用其意。.?
这意义是,我的欢喜若非你的欢喜,这样的欢喜也不过是悲凉。
千年之前,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清晨,女子的思念已憔悴不堪。
紧闭的门扉之外是肆虐的狂风骤雨,黑暗令这风雨更加凄凉。
女子的心比黑夜更加黯淡。
直到叩门声起,犹如雨点落在地上。
与风雨同时赶至的,是已经思入膏肓的人。
狂喜的女子提笔写下了“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那种喜出望外,字字真切。
哪里想到,这样的欢喜对于另一些人却变成悲哀。
当杨过冲上前去抵挡金轮法王,不顾性命地保护黄蓉母女却被打得狂吐鲜血晕死过去时,戴着面具的女子及时现身出手,将他救回茅屋疗伤静养。
女子是程英,一名杨过的暗恋者。
程英的茅屋是清素洁净,一如她对杨过朴素的爱。
见到杨过衣衫褴褛,程英忍不住替他缝补,更亲手缝制新衫。
然而,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杨过的心已水泄不通。
程英虽得遇良人,然而他不是她的。
因此,程英对杨过的感情始终都保持着缄默,直至大敌当前,生死难料片刻,她奏起了古琴。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唱多一遍,是伤多一番。
虽有绝情谷底,小龙女跳崖,与杨过短暂相守,到底伊人思君成狂,随风而逝。
程英当时安慰陆无双道:“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
其实,她并非劝慰无双,她不过是劝慰自己。
苍白的劝慰。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是悲在喜中,悲喜交加。
无论多么淡漠、多么骄傲的女子,一旦爱了,便比寻常女子更为惨烈。
她为他而生,然后也便为他而死。我为君子误一生。
有些人,等了十六年,比如杨过、小龙女。
虽则久,到底等来了。
有些人,便是等一生,也什么也等不到。
“兄妹之情,皓如日月。”
这样的清白,也就是空白。
人生之中,便是有这样交错的际遇。期待时,他不出现。他出现时,已物是人非。
纯粹的爱与纯粹的恨一样,没有足够的福份竟然不可以保有。于是,不得不在爱的同时拥有绝望。
因为,爱而不能。
爱情,似乎是命运手中骄矜的礼物,说不上多么名贵,却一再地要你拿既有来换。
要么换你的一生,要么换给你寂寞。
“既见君子”,却始终没有办法快乐。
是完全不划算的一笔烂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