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到荼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燕婉遭逢戚施
恩爱的男人赐死在马嵬,遗世而立的美丽终做了土。

    丑陋的土壤毕竟难以绽放真正的风华。

    很多有关这个故事的版本,都在讽刺卫宣公的无耻,然而《新台》它写出了宣姜的心事,而这心事从这里不过刚刚开始。

    还有更加丑陋的下文。

    卫宣公的劫色,对齐僖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虽然有被蒙骗的愤怒,但是女儿嫁的是当权的帝王而不是尚未执掌玉玺的太子,实际更加符合他的政治心意。因此他接受起来没什么难度,甚至可以说欢欣鼓舞。

    难处在皇子。

    为了安抚姬伋,宣公在自己的后宫里,挑了几个出色的送去给儿子。为免后患,卫宣公还将其中的一个指定为太子妃。

    姬伋自然心怀不满,但身份都是老爹给的,一介太子并不能左右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他木讷地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并从此变得更加木讷ib.。

    他唯一的爆发要在多年之后了,不难预想那将是一次壮烈的爆发。

    宣姜很快生下了两个皇子:姬寿与姬朔。他们是姬伋的弟弟。

    很有可能这两个弟弟带给姬伋无比的震撼,因为他难免会假想:这两个弟弟本该是我的儿子——很混乱吧?春秋时代仿佛就是这样混乱着一路狂奔而来。

    十五年就在姬伋的疑惑与沉默中过去了,宣姜的儿子皆已成人。

    卫宣公老了,他很快就将退出历史舞台,下一个闪亮登场的该是姬伋了。

    姬伋,宣姜当年差点就嫁与的男人,他会登上帝位,并剥夺宣姜的幸福——她的儿子就是她仅有的幸福。

    身为帝王泰半会铲除异己的。宣姜年老色衰,已没有胆色靠脸蛋维护儿子的命运了。恰在此时,小儿子姬朔向母亲告密,说大哥姬伋从未忘记父皇的夺妻之恨,并发誓继位之后,要将他母子铲除干净。

    宣姜的长子姬寿,是个温良少年,然而姬朔却非良人。他想利用母亲除去姬伋,自己取而代之。

    权利欲使当年宣姜躬身接受的丑陋再次破土而出,现出了棱角。

    宣姜立刻带着姬朔跪倒在卫宣公脚下,告发了姬伋的所谓“阴谋”。

    女子真是可怜,先被丈夫欺骗,然后再被儿子欺骗。原来无论怎样,女子总躲不开男人的欺骗。

    昏庸的卫宣公大怒,他召来了姬伋的生母夷姜,斥责她失于管教。

    在这天夜里夷姜带着无限愤恨自缢了。这名女子,失了节,又失了宠,最后还因为儿子失了势,所以,她绝望地选择了离开。

    可以肯定,姬伋的一生极其不幸。

    从他母亲的不顾而去便知道他并未享受多少母爱。说不定,他是母亲郁郁寡欢的成因。

    当年因美貌虏获了庶子的夷姜,在年华老去门庭冷落之时,未尝不充满悔恨。

    恨屋及乌,她能有几多母爱来对无辜的姬伋抛洒?原本还指望他做了帝王,自己享受下太后的荣华,现在连这丁点希望都破灭了,不如死去。

    夷姜拂袖而去,便轮到姬伋。

    祸及姬伋,宣姜始料未及,在她心里或许还留有姬伋少年时的英姿,她只想救儿子,却忘了此地是宫廷,从来没有小事。

    犯上,是关乎生死的大事。

    卫宣公越老,越恐惧丧失权利和生命。因此他一边派姬伋打着“四马白旌尾”的旌旗出使齐国,一边派出了杀手。

    宣姜大骇,急命长子姬寿去给大哥送信。

    可是姬伋完全不相信,他认为虎毒不食子,父皇再狠毒,不过抢了自己的新娘。

    抢劫而已,又不是杀人。因此坚持要出发。

    这时,故事里第二个正面人物出场了。姬寿决心为弟弟赎罪,在送行宴上,他将姬伋灌醉,自己代替他出发了。

    于是只认旌旗不认人的杀手将姬寿毙于鬼头刀下。

    待姬伋醒来赶去,姬寿已香消玉陨。姬伋痛骂杀手,叹道:“误矣!”出于职业道德,杀手将送上门来的正确目标人物乱刀斩死。

    两个诚实的男人前仆后继。我们不禁假想,在生前,这两个善良的人也许素有来往,说不定早有相惜之情在两人之间暗存。

    替死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如果姬寿是出于义,那他是位好汉。如果出于情,他是位君子。

    父债子偿,他代替父亲向姬伋谢罪,也可说是死得其所。

    而姬伋的死便如同山林中的云烟,轻易而浪费。

    宣姜闻之,顿时昏死过去。死而复苏的宣姜,从此也像当年的姬伋一样,将万般心事藏于心中,面无表情,木讷无语。

    但命运还不打算放过这位美女。

    很快卫宣公亡,姬朔继位,是为卫惠公。

    卫国的贵族们不能接受这个坏蛋当王,发动了政变,姬朔被赶到了姥姥家。临走的时候,他压根就忘了他的母亲。

    宣姜落在了卫国左公子的手里。

    她请求左公子杀了她。但是卫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