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扫起落叶好过冬 第一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阿灵顿和罗伯特·李将军
有依“战时法”前往交税,阿灵顿被没收。

    这个结果可以说就是立这个“战时法”的目的。可是,没收以后的阿灵顿,还不是联邦政府的当然囊中之物。按照美国的有关法律,这类没收财产必须进入拍卖市场公开拍卖,以拍卖确定其价值和新一轮的主人。于是,阿灵顿在战争中被拍卖。结果,当时的联邦政府做了手脚,以致在这场拍卖中,居然只有联邦政府“独家”前来投标。经历此番“法律手续”,阿灵顿终于“合法”落入联邦政府手中。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看到美国的法律文化在起着一定作用,换个地方,只需一纸通令,作敌产没收即可,哪里还需要费这些周折。

    阿灵顿易手联邦政府,新主人可以对它随心所欲了。这里还是军营——可想而知,一个战时的军队驻扎地是什么光景。阿灵顿不仅有一个宅屋,还是一个很大的庄园。可是,树木被大量砍伐。1864年,当李夫人终于找到机会,在战后第一次走进阿灵顿时,看到昔日家园已经面目全非,至少有近二百英亩被开辟出来,成了阵亡士兵的墓地。

    1865年,战争以南方的战败、联邦军队的获胜告终。李将军率众代表南军向格兰特将军投降。但直到他去世,他始终没有得到联邦政府表示宽恕的一纸赦免,就是说,他终身没有摘帽。

    

    罗伯特·李将军

    战后,美国在各方的努力下,虽经历曲折,可最终还是很快达成共识,就是必须迅速使这个国家全面回到契约状态。于是,美国又恢复了战前正常的法律秩序。可是,对于在战争非常时期形成的既成事实,如何处理呢?

    1882年,阿灵顿的合法继承人,罗伯特·李的大儿子,走向法院,状告联邦政府未经合法程序侵占私产。法院判定联邦政府败诉,命令联邦政府交出阿灵顿。阿灵顿必须物归原主。

    联邦政府执行了法庭命令,将阿灵顿产权归还李家。同时,鉴于阿灵顿已在事实上成为联邦军人墓地,已经有几百个坟墓分布在各个山坡上。因此,联邦政府和李家谈判,提出以十五万美元买下阿灵顿,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李家接受交易,联邦政府正式成为阿灵顿的合法拥有者。1933年交由国家公园部管理,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阿灵顿国家公墓。

    法庭对阿灵顿的判决,距离阿灵顿的被侵占,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联邦总统也已经换了好几个。一个从惨烈内战中走出来的国家,政府可以有无数借口继续侵占这块土地。比如说,这是战争的既成事实;比如说,当时的行为符合“战时法”;比如说,那是林肯时代的事情,现在已经改朝换代了;比如说,这是敌产,可作例外处理;比如说,这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应该向前看了;比如说,阿灵顿事实上已经成为联邦军人墓地,改回私人庄园也不可能了,等等等等。

    可是,假如法律可以践踏一次而不被纠正,就不能保证不被践踏第二次、第三次。如果你认可了第一次非法剥夺,就无法保证将来不发生第二次非法剥夺。法律失去公信力,国家就随时可以陷入混乱,公民的家园就没有起码保障了。

    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阿灵顿国家公园的制高点,国家公园部保留了阿灵顿宅屋,并在里面设立了纪念馆。纪念馆内尽可能地恢复了阿灵顿宅屋内当年李将军一家的生活原貌。义务讲解员向来自全国的民众,不厌其烦地讲述这样一个真实的阿灵顿变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