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帝国V:铁血文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节 韩楚故地的惊人秘密
座大石亭后的亭署。这是秦时的亭治所在,也就是乡以下管辖里(村)的基层治所。秦国郡县制对乡、亭两级基层治所都赋予了另一重使命:同时兼作接待来往公事吏员的驿站,并担负传邮公文职事。唯其如此,帝国郡县的乡亭治所大都设在水陆方便的渡口道口。两黄衫人堪堪走近大庭院前的车马场,便有一个持戈老亭卒迎了过来。

    “这是泗水亭。两位先生可是公务?”

    “我等乃颍川郡吏,路过贵亭,欲会亭长。”白胖黄衫人笑容可掬。

    “大人稍待。亭长,有官宾!”

    “听见了,来也!”大亭院中遥遥一声,声音洪亮浑厚。

    随着话音,大门中走出一人,身材适中面目开朗,头上一顶矮矮的绿中见黄的竹皮冠颇见新奇,颏下一副短须,使轻松的脸膛显得成熟而多智,其步态语调却给人一种类似痞气的练达。他脸上挂着自然的微笑,几乎是一出两扇大石门就遥遥拱手作礼而来,走到两人面前三尺处躬身笑道:“大人远道而来,多有劳苦,小吏有礼。”

    两黄衫人一拱手算作回敬。白胖者笑问:“敢问亭长高姓大名?”

    “有劳大人动问。小吏姓刘名邦,字季。叫刘邦、刘季都一样。”

    “刘亭长,我等欲在贵亭歇息两日,或有公务相托……”

    “好说!不歇息没公务,要我这亭治何干?刘邦绝不误事。”

    两黄衫人颇为高兴。这个亭长没有寻常小吏那种猥琐卑俗唯唯诺诺,既似官风又似侠道的干练,使人觉得如同面对一个老友一般。两黄衫人对望一眼,同时点了点头,说了声好。刘邦侧身相让,一拱手说声大人请,便陪着两黄衫人走进了亭院。

    这是秦时通行的标准亭院:六开间,三进深,左右两分。第一进右三间,住六名传邮骑卒,左三间住一名管邮件的小吏。第二进,右三间是亭长室,左三间便是接待过路官吏的宾客室。第三进是后院,庖厨、库房、马厩与几名亭卒等均在后院。一进亭长室,两黄衫人刚刚坐定,刘邦高喊一声:“给大人上茶——”话音落点,一名年青小吏便捧着大盘进来摆上了陶壶陶碗,熟练地斟好了凉茶。黑瘦黄衫者默默饮茶,似乎不善言谈的模样。白胖黄衫者却与亭长颇为相得。

    “亭长这官儿做得颇有气象也!”白胖黄衫人颇有赞赏。

    “惭愧惭愧!小亭长既管官道传邮,又管十里之民,事不大头绪繁。不提着神气摆布,还真是乱麻一团哩!”刘邦天生地自来熟,话语叮当一连串。

    “亭长何时退出军旅?”

    “惭愧!在下没赶上为国效力,想吃军粮没混上。”

    “噢?亭长大都是退役百夫长做的也。”

    “回大人,”刘邦一拱手道,“简言之,一个老友举荐我做了县府外吏,跑腿办些小差。县令见在下尚还使得,适逢泗水亭长三年前病故,就叫在下补了缺。”

    “好!”白胖黄衫人一笑,“比老兵亭长做得好。”

    “大人夸奖,在下自当铭记!”

    “说说正事了。”

    “好!公务何事?要否本亭效力?”

    “先说小事。我有一宗邮件,要尽快传往咸阳。”

    “多大物件?公文还是器物?”

    “一只铜匣。不大。”白胖黄衫人比划着,却没有回答是否公文。

    “大人放心!我泗水亭传邮从未出过差错,除非写错了地名人名。”

    “好!亭长是个干才。”

    “只是大人需登录姓名、官职、传邮何物。成例,大人不必介意。”

    “那是自然。我乃少府尚书,姓张名苍,传邮册件一函。”

    “老二!记:少府尚书,张苍,册件一函——”

    呼喊落点,庭院立即传来高声应答,显然是一边复述一边写。

    “老二,是何官职?”白胖黄衫人有些惊讶。

    刘邦一阵大笑:“我的大人也!我亭长老大,传邮吏次之,岂不老二嘛!”

    白胖黄衫人扑哧一笑:“奇也!老二?还有老三么?”

    “有!一直到老十二。”刘邦呵呵笑着,“亭员十二,分为前老六,后老六。前老六是正吏,后老六是亭卒。邮卒、庖厨、马夫都算,统共老十二。”

    “亭长之治不像官署,倒像是江海风尘之门派了。”

    “大人有所不知。”刘邦几分诡秘又几分嬉戏地眨着亮闪闪的细长眼睛笑道,“杀猪杀尻子,各有杀法。乡野吏员仆役都是粗人,老二老三一吼叫,又豁亮又明白。我若腆着肚子板着脸,官腔叫传邮吏,叫庖厨,叫马啬夫,不说我烦,粗人听着也不给劲!有的你叫几声他还木着,不知道是叫他。所以呀,索性老大老二老三。嗨!粗是粗,管用!大人可去打听,俺刘邦做亭长几年,没出过一件差错。”

    “好好好,管用便好!”白胖黄衫人也爽朗地笑了。

    “亭长倒是个人物也。”黑瘦黄衫人罕见地说了一句。

    ?叙说得片时,亭长刘邦将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