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味蕾上的南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炒桌面(1)
 吃罢炒桌面,告别剡州上路了,去雪窦山。

    待我终于上网,我就到天涯的闲闲书话发贴,请嵊州的朋友给我解答,那炒桌面,到底是“炒楮面、炒桌面、炒煮面”?未曾想到,闲闲书话里嵊州的朋友实在多,小习侠告诉我,都不是,叫炒榨面!也有叫炒榨粉的,榨字嵊州人读“桌”或“做”,土话听起来,像桌面,或做面,用籼米浸泡磨成米粉浆,蒸成粉团再上榨,榨成一缕缕长长的米线,摊晒成一张张25公分左右的圆形榨面,有一种好的吃法叫笋煮菜烧榨面。天!这一个榨字,能读成桌或做音,请说文解字大师许慎来了又能怎么样?另外,鉴湖男侠及其他嵊州朋友也来作证,并且嵊州还有习俗,即首次上门的毛脚女婿,丈母娘则要磕上二只鸡蛋,烧出一碗透鲜的鸡子榨面以款待,另外女儿生产,娘家人也须送去榨面鸡子、豆腐皮庆贺。

    真相大白,误会解开了,一个榨字,榨面,我忽然若有所失,似乎不如我初时误ib.读的名字:炒桌面!这是多么有趣的名字呢?榨面是一个动词,桌面是一个名词,况且,谁个地方可以把桌面炒与人吃?嵊州可以,就吊起人的胃口,仿李白也梦游一番,古游剡州,今游嵊州,又查了一个嵊州名人谱,好像嵊州名人多姓马,比如马寅初,马晓春,端的是吃细面出身,精细之致,始于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