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威震宇内、统一六国的强大军容。出土的武器是精冶的青铜制成,有的表面镀铬,银光闪闪,锋利如新。另外在陵旁还发现两组铜车马和铜俑,雕饰精美。秦俑坑的发现,证明秦代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国内外学者极为重视,誉之为“世界第八奇迹”。
汉代继秦之后,进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全盛时期。刘邦利用全国反秦的力量,于公元前206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西安市),史称西汉。公元25年,刘秀中兴,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西汉文帝和景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与民休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地域辽阔,国力强盛,开通了与西方进行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全国出现了十几个著名的商业城市,长安地区最为富饶。皇帝所住的未央宫、长乐宫壮丽巍峨。城外还有建章宫、上林苑等规模宏伟的宫苑,并开凿了我国公元前最大的人工湖泊昆明池。长安城的面积是当时罗马都城的四倍,今存遗址已成为西安市重要的古迹之一。
霍去病墓
汉与秦一样,屡遭北方强族匈奴的侵犯。这段与匈奴反复不断交战、和亲的历史也留下了不少遗迹,最著名的是霍去病墓和王昭君墓。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军,曾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公元前114年病逝,年仅24岁。汉武帝非常痛惜,特意在自己的陵墓附近为他建墓,墓的外形做成祁连山的形状,以纪念他打出祁连山的功绩。墓前的14件大型圆雕是汉代石雕中的杰作,每件都用整块石料稍加雕琢而成,总的倾向比较抽象,刀法洗炼,风格淳朴幽默,其中最有名的是“马踏匈奴”,马的右前蹄下踩着一个人,大约是象征霍去病征服匈奴的战功。这些石雕在对整体艺术效果的追求中透出雄浑沉厚的力量,典型地反映了西汉极盛时代的气魄和自信心。
昭君墓
在内蒙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南岸的冲积平原上。王昭君名嫱〔qiang 强〕,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县)人。汉元帝时入宫。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 蝉〕于入朝请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嫁到匈奴,不久为呼韩邪生了个儿子。呼韩邪死后,又按匈奴习俗,嫁给呼韩邪原来的妻子所生的长子,生了两个女儿。据史书记载,昭君在宫里几年,一直见不到皇帝。在辞别汉宫的宴会上,元帝才发现她光艳照人,想要挽留,又不能失信于匈奴,只好任她远嫁而去。这段故事引起后代许多文人的猜测。南朝文人吴均在《西京杂记》里说,元帝因为后宫宫女太多,不能一一面见,就让画工把她们画下来,按图召见。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画工就故意把她画丑,所以元帝没有见到她。后来又有人说,昭君出塞后十分想念汉朝,走到黑水,便投河而死。这些说法常见于后世有关昭君的诗文和戏剧中,流传极广,以致人们对历史上的王昭君反而不理解了。昭君墓远看青色朦胧,据说塞外草白,独有昭君墓草青,所以历代相传,称为“青冢”。今存昭君墓上依然是草色青青,树木葱郁。墓前有董必武《谒昭君墓》诗碑,其中“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二句,公正地评价了她为民族团结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满城汉墓
两汉经济的繁荣造成了贵族生活奢侈豪华的风气,他们不但活着要尽情享受,死后还要把金银财宝带到地下去享用。所以从汉代墓葬中发掘出来的殉葬品都很丰厚贵重,墓室的雕刻艺术也很有价值。1968年,河北满城县西南陵山主峰东坡上,发现了两座西汉墓,墓主人是汉景帝的庶子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妻子窦绾〔wan 晚〕。两墓都是凿山为陵,布局仿照宫殿,墓室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有完善的排水系统。随葬品计有金银铜铁玉石陶漆等各类器物,以及丝织品、银鸟篆壶和医用金针等一万多件,其中有些工艺品如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极为精美。墓主人的葬服是由玉片和金丝连缀而成的,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金缕玉衣”。刘胜的玉衣用玉片2498块,窦绾的玉衣用玉片2165块。窦绾棺材内壁还镶嵌玉板192块,都是国内首次重大发现。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这是1972年发掘出的汉墓,其中有保存完好的女尸以及大量随葬品。女尸是长沙軚〔dai代〕侯利苍的妻子,葬于公元前166年左右。墓的结构极为复杂,六层棺椁套叠,四周填塞木炭,厚30到40厘米,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达60到130厘米,这应是尸体不腐的主要原因。从一号墓及二号三号汉墓中还出土了大量漆器、帛书、帛画,各种乐器、竹简、木俑、农畜产品和中草药等等。刘胜和軚侯都生活在西汉前期,由墓中出土的文物可见出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达。
在汉代遗留下来的古迹和墓葬中,还保存了大量的墓壁画和石刻画像,反映了汉代美术的高度成就。墓壁画就是画在墓室四壁、顶部及墓道两侧的壁画。本世纪发现的汉墓壁画比较多,著名的有河南洛阳的卜千秋墓壁画、洛阳王城公园的西汉墓壁画、辽阳汉墓壁画、辽宁营城子汉墓壁画、内蒙和林格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