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爱侣


    杨步伟性格直爽,平常话很多,但每次见了王国维却总是噤不出声。王国维五十寿诞时,置酒席宴请清华大学的同仁,杨步伟坚持不和王国维同桌:“不!不!我不跟王先生一桌。”果然,王国维那一席一直都是默默不语,而赵太太那桌却笑语不绝。

    从1938年起,赵元任一家定居美国,数十年来,赵家一直是清华留美学生的“接待站”。著名科学家周培源、钱学森等许多早期赴美留学的学者,都是赵府的座上客。留学生们到了赵家总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杨步伟好客,而且烧得一手淮扬名菜。她曾把自己几十年来的烹饪经验编成了一本《中国烹调》,在美国畅销不衰。

    杨步伟到美国多年,英文却一直学不好。傅斯年在美国时,听见杨和美国人说话,说得那么流利那么错,他说赵太太真胆大,杨回他,我哪样事不胆大?

    在美国时,杨步伟做全职太太,平常无事可干,赵元任就让她翻译书。杨步伟就开始翻译山格夫人(Margaret Sanger)的《What Every Woman Should Know》,译名曰《女子应有的知识》。杨步伟一遇到不认识的英文单词就问赵元任,问的多了,赵元任便说你去查字典以后就记得了。杨不愿意,说要我花那么多时间我就不做,摆着一个活字典在这儿一问就是了。有一天翻译到一个妇女一生大约有两千个卵子(ova),杨步伟译成了鸡蛋。赵元任见后,乐不可支,以后常常拿这事开杨步伟的玩笑——一个女人有两千个鸡蛋。

    杨步伟在花甲之年,用了三四个月时间写了部自传《杂记赵家》。胡适看了,称赞她说:“韵卿,你还真有一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