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范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滑稽
   苏曼殊到安庆安徽高等学堂任教,同事周越然回忆:“不过我们中的和尚,未免太懒,太不肯用功。教务主任派功课的时候,他再三声明他的西文不良,不能担任高级。高等学校没有低级西文班。三年二年的学生,他不愿教,连一年的新生也不愿教。文学修辞,他不愿教,连简易作文也不愿教。教务主任大笑而问道:‘和尚,那么你愿意教补习班么?他们没有读过西文,今年开始学习字母,每日一小时。你愿意教么?大材小用吗?’他道:‘我很愿意,最好也没有了,我喜欢教爱皮细(ABC)。’

    “开课的那一天,茶役引领他到课室中去——我亲眼见他拿了书本‘慢吞慢吞’地下楼。不久——约半小时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上楼来。我问道:‘和尚,钟还没有打,为什么就回来了?’他道:‘我已经教过他们五六遍——这二十六个字母。他们还记不清楚。我一个人念来念去就是这几个字母,真难为情,只好回来。’

    “次日,苏曼殊教授因病请假。第三第四天,又因病请假。到了第五天,他不请假。茶役打过铃后,见他不到,特地跑到房间里去请他,大喊‘苏先生,钟点到了,请去上课’。他盖了被,睡在床上,一声不响。茶役见他真的病了,赶快奔到楼下去报告。那时我没有功课,在楼下走廊中闲荡,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赶上楼来看他。我推进门去,他的头刚巧从被中伸出来。我问道:‘和尚,怎样又病了?昨晚,今晨都是好好的。’他举起手来摇了几摇,轻轻问我道:‘茶房——茶房去了没有?’我答到:‘去了,早已去了。’他道:‘好好,我起来了。’

    “他爬起身来,整整衣服——他睡下去的时候连皮鞋都没有脱去——然后对我说道:‘我不生病,我依旧好好的。今晚我们依旧可以聚餐。我怕去上课,已经请过三天假了,再去请假,岂不难以为情?周君,明天摇铃的时候,我仍旧要这样。倘然茶房碰见你,叫他不要到房间里来。拜托,拜托!’”

    一日课毕,有某生年逾知命,向苏曼殊请假,曼殊问何故,该生说:“儿子结婚。”曼殊笑曰:“我先生尚未结婚,你学生的儿子倒要娶妻了。”满堂为之哗然。

    张卓身回忆:“壬子(1912年)春,曼殊由沪来杭,所御衣物颇华贵,询之,则系乃兄所赠。予与李一民伴游湖上,并在钱塘江画船征歌选舞,以尽地主之谊。晚间下榻舟中,曼殊谓:‘生床睡不着。’一伎误听为‘生疮睡不着’,即笑问:‘先生生疮么?’予不禁为之轩渠。”

    苏曼殊有句口头禅:“没有阅历可不行呀!”他临终前,孙伯纯去上海广慈医院看望他,只见他衰弱异常,仍指着枕边新做的带铜纽扣的青棉袄,呻吟似地说:“没有阅历的人穿了太时髦,有阅历的人才穿这种衣服呐。”

    苏曼殊的书信末押日期颇为奇特,一般直接写“某月某日”,有时加上阴历、阳历,不标注年号或岁次;有时则用佛历,如“佛灭度后二千三百八十三年”;在一封信末则写道:“皇帝宣统六年十一月二十日,洋皇帝四年一月五号”。宣统三年未满清廷即倒台,曼殊此写法,颇具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