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冈晓损兵折将,又要将他斩首。最后,命令他再次出战,如果不能取胜,便满门抄斩。
冈晓的弟弟冈庄是传令官,很为哥哥抱不平:“我亲爱的兄长,你如同一只笼中鸡,只等别人把酒下。你如同砧板上的一块肉,只等葱姜蒜入锅炒。想当初,你挑选的战象力丁带出城。
史诗对俸改并不是完全批判和否定的,“俸改”便含有“厉害”或“威风”之意,肯定了他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是真正的英雄。他被捆缚以后,姐姐曾劝他向海罕低头,求得海罕留他一命,为海罕当养马喂象的奴隶。哪知他并不打算用求饶的办法保留生命。他对海罕用的仍旧是挑战的口气:“我不怕杀也不怕砍,只求你杀我不要把脸伤,我的脸要留下来,留给婻崩亲个够。只求你砍我莫砍脖,脖子要留给娥宾搂。要砍只能砍脊背,那里跳蚤咬了就发痒,是手抓不到的地方。海罕啊,快快动手莫心慌!”他是被缢死的。好惨烈的景象!那高昂的格调,与傣族其它以华美著称的诗歌迥异。
这是傣族最具英雄时期特色的史诗,充满了对尚武精神的颂扬,表现的是傣族崛起之初的英雄主义,真实反映了私有制兴起之初战争的掠夺性,其性质与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十分相似。尽管也表现了某种程度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即海罕和桑洛最初都是受害者。以后,受害者反过来变本加厉地掠夺。真是彼此彼此。由于当时人们最崇拜的是勇敢和力量,因此史诗中没有后世作品中那种绝对的正面形象和绝对的反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