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与空的问题
因为有人做不到,所以观自在菩萨又.为舍利弗说明色与空的道理。佛在楞严经所教的修法是渐次空五蕴。第一色阴,(地水火风)这个身体如何空掉?你们打坐尽管坐在这里,很舒服,还是有身体感觉,色阴空不了;为什么?因为有地水火风缘聚的关系。地就是肌肉和筋骨,水??身上的血液唾液等,火??生命本能的势力,风则是气脉,气脉怎么会没有?身体自然有气流走动,没有气就死亡了。密宗修气脉,是把四大先修好了,容易将它空掉,了了色法,而谁在修气脉呢?这就不属于气脉问题了,气脉没修好,我们这个肉体四大业气笼罩之下,别说念头空不了,感觉都空不了。色法不空,受阴难除,一天到晚在这里,不是头痛,就是腿麻,饭少吃,饿了!多吃了,肚子发胀!心情不好,无不都在感觉之中。甚至你看我不起,我生气;我看你不顺眼,你讨厌,完全沉醉在受阴里,妄想空不了。行阴是生命的本能活动,你更空不了,随生死流转,要病的时候,无法不病;要死的时候,就活不下去,心意识都控制不了。于是佛菩萨善知识们替我们想很多的办法。从色身上了的,修气脉。从心地上了的,修止观。从信仰上了的,念佛念法念僧。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般若的差别智,都是根本般若演发出来的差别智慧与方法。在色法上,你说没有气脉的作用吗?没有肉体中各种身心变化吗?肉体明明摆在这里,怎么了?有时你自以为精通佛法,晓得自己不要生气,可是今天肝火旺了,脾气来了,控制都控制不了,一发不可收拾,皆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主使了你,你无法做它们的主宰,它用你,你不能用它。因此,心经第二段菩萨慈悲告诉舍利弗,也是一种感叹:"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菩萨先讲修法原理,五蕴里头第一重色蕴。舍利子,你当如此观,如此了,不走修气脉的路线,但可了气脉。所谓气脉肉体是业气,业气存在,这股力量行到肺部,肺部就起作用,有所变化或生病。那么假使你不用其他方法,天天做教理观念,也可以,白骨观就是了色法的根本方法,将身体观成白骨。白骨观、不净观属有为法,因为众生做不到色即是空,只好先修白骨观、不净观,等修到白骨流光,光也空了,便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白骨观你既不能观起来,不能不修啊!佛初步传法给弟子们,大多都是要人修不净观和白骨观。而根据佛经统计,佛在世时的弟子,由白骨观证果的太多太多了,这是以有为法了色法的最佳法门。此外还有很多别的途径,如密宗的修气脉,修明点,修拙火。拙火修成功了如何呢?拙火不是一团火,若成一团火,是火观成就,终究还得归空,与其他法门殊途同归。修气脉并非气脉修成便了事,虽然气脉为修道途程中的必经之路,但并非究竟。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那么不用上述修法,直接走般若路线,如何空色法?---观。内观,观色法,色就是空,有智慧一观就入,便把色法身体空了。慧力不够,修有为法不净观、白骨观等等,照样空。到了空,就是究竟了吗?你气脉化掉空了就是吗?不究竟啊!舍利子,"空不异色"。空了以后,空也不留,有个空的境界,清净的状态,也是色法的变相,与色法没有两样。所以第一步告诉你小乘声闻的"色不异空",证到了空呢?空还要空掉,"空不异色",空依然是有相清净,心意识所变现,仍是执着。那么你说到了第二步"空不异色",连空也空了,那还不是吗?还未彻底清净,只到一半,不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色法本身就是空,用不着你去空掉它,它的本性念念迁流,时时不住,本来不住,你去空掉干嘛?这是大乘境界了。"色即是空的,空即是色",由于本来空,才有色,有肉体,有物质世界的起用,你别去追求另一个空,认为是道,是究竟;如果这样,还不是的,因为空仍是有。一切万有诸法,一切宇宙现象,都因空而有,无真空便无万有的缘起。譬如房间不空则不能用,因为空才有多种用途。万法从空生,从空灭,空生空灭,并非没有,它有生有灭,来去自在,生灭自由。"所以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自性本空,故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有二法丝毫没有两样,何必造作去空色法,多费心机。但又何不可造作诸法,生起一切妙用呢!到此才为大乘的成就境界。经文一开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已经传法完毕。明知你空不了,因此说,舍利子啊!五蕴皆空,谈何容易,第一色法便够难办了;别说色法,身见能够空得了吗?我们打坐在这里,腿子到这个时候非麻不可,就是色法气脉不通,身见不能空的关系,若无气脉,坐一万年也没问题,大家口口声声五蕴皆空,你到了吗?到了便成就、成佛,不需修了,到达无学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