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用线缝合以止血。每撤退到一道阵地上,饥寒交困的士兵立即就用简单的工具修筑阻击工事,同时还要修筑防炮洞以应付坦克大炮的轰击和危机的轰炸。如果还能再有点时间,战士们就拔掉阵地前的野草,扫清射界,打出防火带。天亮了,除了警戒哨在警戒外,只要敌人没有进攻,战士们就随便往嘴里填些什么,然后倒在冰冷的泥水中闭上眼。在战斗中,弹药的极度缺乏令中国士兵们丧失了保卫阵地和他们自身的基本方法,朝鲜中部那些山岭上的石头常常是他们用来与大炮坦克搏斗的武器。无数的中国士兵腹中空空衣衫褴褛地倒在了没有人烟的荒山野岭中。当大部队向后撤退时,他们的遗体从此默默地躺在一阵阵的冷雨之中。连美军陆战一师的士兵们看见中国士兵的这些遗体时,都不禁感到一种浑身的震颤,美陆战一师军史上记录道:“这些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卧着,很多还与美国士兵的尸体抱在一起。由于尸体的冷却,已无法把他们分开。中国军队撤退的时候,有时也掩埋尸体,但是由于匆忙,无论是本国土兵还是敌国士兵的尸体,均掩埋很淡,几乎仅仅是一层被炸弹翻耕过的尘土。”
3月5日,美陆战一师七团在天亮时发现前方中国军队的阻击阵地上已经没有人了,联合国军占领了横城。其时,联合国军各部队都到达了“屠夫作战”计划所指定的占领线——亚利桑那线。
“屠夫作战”实施中,2月22日,美国陆军部公布战报,称:开战以来,中国军队损失20.6万人,其中杀伤18.5万人,冻伤和生病2.l万人,不含俘虏。同时,陆军部还公布了另一份战报:开战以来,美军共损失5.248万人,其中死亡8553人,伤3.3781万人,失踪8724人。
还是同时,美军高层传阅着一份机密“情报”:“中共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调离朝鲜,任命彭德怀为入韩中共军司令员。”
仗打到现在,号称有世界上最灵敏的情报机构的美军,居然连战场上对手的司令官是谁都没搞清楚,又从何而来的精确到“个”位数的战场伤亡战报呢?
彭德怀回到朝鲜前线的时候,李奇微已完成了“屠夫作战”
的计划,并且立即开始了新的一轮作战。
美国人为这个新的作战计划取名为“撕裂作战”。
如果说“屠夫作战”充满血腥气味的话,那么“撕裂作战”则带有了战术的味道。李奇微对“屠夫作战”的成果并不满意,因为在对中线攻击中,没能彻底把中国的第四十二军和第五十军捉住歼灭,而对中国第四十军和第三十九军的攻击“因为大雨而影响了攻击效果”。李奇微认为:“中国军队不是被打败了,而是主动的撤退”。那么,美军下一步的战斗任务首先是从中国军队的手里夺回汉城,但是,从正面夺取势必会发生规模很大的战斗,于是李奇微决定还是从中线迂回。所谓“撕裂”就是指在战场中线撕开口子并打进去,把中国军队和北朝鲜军队隔离开,威胁防御汉城正面中国军队的防线,并对汉城形成包围。
“撕裂作战”的目标是:美军到达从汉城东侧,向春川,转向沿三八线南侧各要点之间的连线。李奇微把这条线定名为:“爱达荷线”。
美国人在朝鲜半岛上定是每每想着他们不知哪一天才能回到的家乡,于是远东在那段岁月里有了“亚利桑那”和“爱达荷”
这样的地名。
3月7日,“撕裂作战”从美第二十五师横渡汉江开始了。
凌晨5时50分,美军开始了炮火准备。在汉江的江岸上,李奇微脖子上挂着两颗手雷亲自督战。他对他的部下说“指挥官要和正在进行激烈战斗的部队在一起”,他今天是来做表率的。做着表率的李奇微心里还是有一点担心,原因依旧来自他的长官麦克阿瑟。发动“撕裂作战”的计划不得不报请麦克阿瑟批准,为了防止麦克阿瑟再来前线表演,他把这次作战的调子压到最低点,可是麦克阿瑟表示还是要来,李奇微以前线情况不允许为借口不让他来,但是,麦克阿瑟还是来了。庆幸的是这次麦克阿瑟没“公开地泄露军事机密”。尽管这样,李奇微还是因麦克阿瑟的到来而不舒畅。
此刻,在李奇微的面前,美第二十五师渡江前的炮火准备可以称得上是“这次战争中最猛烈的炮兵射击之一”。148门野战炮,l00辆坦克,48门重迫击炮,加上25辆M-16自行高射机枪,l00挺重机枪,还有天空中的10多架轰炸机,一齐向江对岸中国军队的阵地开火,情景之壮观令李奇微十分满意。火力准备20分钟后,美军开始渡江,但是,立即遭到中国军队炮火的封锁,炮弹打到了李奇微的身边,李奇微又一次感到了什么叫做打不烂的中国军队。
渡江准备极其周密地进行了长达一周,美军使用了最先进的渡江器材,除受到不太猛烈的射击之外,美第二十五师顺利地渡过了汉江。
或许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都会这一手。李奇微离开汉江南岸后,乘直升机来到他估计战斗最激烈的原州前线,站在路边观看美第十军的进攻。依然有大批的战地记者跟随着李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