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鲜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胜利一次太重要了
    李奇徽和麦克阿瑟之间的个人关系很奇妙。当李奇微在西点军校读书的时候,麦克阿瑟已是西点军校的校长。在那个时候,李奇微就对这个傲慢的大人物一直敬而远之,因为他了解麦克阿瑟“夸大其词和自吹自擂的恶习”和“把子虚乌有之事归功于己的癖好”。李奇微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形容麦克阿瑟:这就驱使他在每次有他的地面部队参加的登陆行动和发起主要攻势时,都愿意在大庭广众之前摆出一副真正的现场指挥官的架势。他有意培养清高孤傲之情,仿佛这是天才的特征,……使他失去了一名司令官从他的部署那里得到批判意见和中肯评价。他刚愎自用的性格使他不顾逻辑而一意孤行,他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使他产生一种一贯正确的预?感……

    圣诞节的第二天,李奇微到达了东京麦克阿瑟的官邪。当晚,麦克阿瑟没有接见他,他在麦克阿瑟夫人的精心关照下度过了一个舒适的夜晚。第二天,即12月26日上午9时,他见到了他的直接上级麦克阿瑟将军。

    奇怪的是,当时的麦克阿瑟给李奇微留下了难得的好印象:麦克阿瑟将军造诣很深,言谈简洁,我想问讯的几点,毫无遗漏地谈到了。他好像很懂得谈心术。他具有领导才能,思路敏捷,能巧妙抓住任何事物的本质并进行通顺畅晓的解释,即使头脑最迟钝的人也能得到要领。尽管他可能暴露出一些弱点,但他仍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军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一位胸怀广阔的领袖。我对有机会同我有幸认识的少数天才之一再次共事感到高兴。

    这次会见,除了谈了些日前的战场局势外,两个人实际上没有谈到“怎么办”的问题。麦克阿瑟抱怨美国空军在朝鲜表现得很一般,他告诉李奇微“别指望他们这些狗东西”,并且表示他强烈地希望能让蒋介石的部队参战。至于汉城,“有可能守就守”。

    最后麦克阿瑟很诚恳地告诫李奇微,不要低估中国人,“那是一个危险的力量”。

    当李奇微问道,如果他要制定一个进攻计划,不知道将军是否有反对意见时,麦克阿瑟说:“如果判断后认为采取进攻最符合情况,就进攻,好吗?”说完麦克阿瑟好像很得意地笑起来,他拍了拍李奇微的肩膀说:“你认为怎么好就怎么干吧,第八集团军是你的。”

    麦克阿瑟说这番话的时候,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思。

    从麦克阿瑟官邪出来,李奇微的心情不是很好了,他知道“在这困难局面中的全部责任已经沉重地、严肃地、刻不容缓地压在自己的双肩上了”。

    他必须立即飞到朝鲜去。

    临上飞机时,李奇微在他的上衣上别上了美军第八集团军的徽章。

    飞机起飞了,一路上风雨交加,李奇微在剧烈的颠簸中完成了演讲稿的修改。同时,舷窗外翻滚的乌云始终令他预感着自己前程的暗淡。

    朝鲜大丘机场笼罩在湿源源的雨云下。飞机滑行停止,机舱门打开,李奇微走下来,欢迎的人们看见的是另一个活脱脱的麦克阿瑟:李奇微头戴一顶引人注目的毛边帽子,腰间挎着一支手枪。

    空降战斗服翻起的衣领上佩带着三颗星和伞兵徽章。上衣外面套了一件马甲,脖子上吊着的两个黑糊糊的东西来回摇晃,走近了才看清楚,那是两颗美式甜瓜形手雷。

    “这副打扮,是李奇微在朝鲜的注册商标!”记者们在向全世界发出的电讯中这样写道。

    曾经有人对李奇微脖子上始终挂着两颗手雷提出尖锐的批评,说他这是在“哗众取宠”。李奇微的反驳是:“他妈的,这是战场!”

    在以后朝鲜战争的岁月里,这两颗手雷就一直挂在这位司令官的脖子上。

    美军战史所记载的李奇微的就职演说为:

    “我坚信,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这种信念的基础是诸位在以往的联合作战中所发挥出来的业绩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我们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在进攻中必须有坚强的决心,在防御中必须有高度的持久精神。

    我们必须足智多谋。即使一个排或者一个班的战斗,实际上也影响着全军的作战。纵然指挥官和参谋不在了,也要果敢地继续战斗。不能失去发挥伟大的美国精神的机会。

    上帝将同诸位在一起。”

    在李奇微发表他的充满“美国味道”的演讲的时候,中国指挥官彭德怀正在接近前线的一个山洞里看地图。这位同样年龄已过50的中国军队的指挥官由于长期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工作,面容与洞壁一样灰暗。各军战役前的开进还算顺利,就是炮兵总是拖后腿,行进的速度太慢!暴露目标被敌机轰炸!每个军都在抱怨炮兵没有全部到达预定位置!炮弹的运输成问题!

    有的部队还是缺粮!

    秘书说,祖国慰问团送来了糖果之类的东西,专门给彭老总留了一些。

    彭德怀没回头地说:“我不要!全部送到部队去!”

    秘书又说,慰问团还专门给彭总带来了毛皮缝制的护膝,说是彭总的夫人亲自做的。

    彭德怀把皮护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