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字总是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又出现了。
曹玉海说:“我倒要看看敌人这个防线是钢铁的还是豆腐的。”
曹玉海是个极其细心的人。为了选择更好的突破点,他数次亲自爬到江面上侦察。他爬上的那条江叫汉滩川,是礼成江的一条支流,蜿蜒在三八线北面。最后,曹玉海把一座陡峭的山崖选做了突破目标,他的理论是,越是敌人想不到的地方,越是薄弱的地方,对我们来讲就越是安全的地方。
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的渡江准备,比别的部队多了一个高招:他们不知道用什么途径从国内运来了一批猪油。这些猪油被分发给士兵,让士兵们抹在腿和脚上,说这样可以防止冻伤。
士兵们闻着猪油的味道很是嘴馋,自从出国作战以来几乎不知道豆油和猪油的味道了,士兵们说:“要能吃上一顿猪油炒白菜该多美!”
第四十军一一九师三五五团团长李冠智是个严肃的人,他从不允许他的部下嘴里出现“大概”、“也许”这类的字眼。在他的要求下,一个叫石绍情的士兵前去探冰。石绍情天黑出发,不到20点就回来了,报告说江心有大约五米的江面没有封冻。他声明自己是下了水的:“脚一沾上水,我的天!凉得我倒吸了好几口气!坐在冰上往水里一出溜,水一下子就没到了肚脐眼,那个冷!激得我简直喘不过气来!江底的石头很滑,水流很急,我差点没栽到水里,冰块像刀子一样割大腿,一会儿就不知道疼了!”石绍清说着挽起棉裤,他的腿已经发育,被冰块割出的口子流着血。听他诉说的士兵们全都瞪大了眼睛,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必须用雨衣改制成水裤才行,有的说干脆架浮桥吧。
第二天,李团长发现江心原来发黑的一条线没有了。也许是冻上了?
他命令再派人去侦察。
派的又是那个把士兵吓得瞪大了眼睛的石绍清。
出发前,他找了一根很结实的木棍,在木棍的一头绑上了棉花。天一黑,他披着一条看上去如一片雪似的白布,出发了。接近江边的时候,石绍清开始爬行,一直爬到江心。果然是冻上了!他用裹了棉花的木棍敲击冰面,仔细听着有没有裂缝的声音,企图判断出冰层有多厚。但是,木棍敲击发出的声音总是不能令他放心,他知道如果他这次再探得不准,就会关系到很多战友的生命,关系到三五五团是否能够打胜仗。想到这儿,石绍清索性站起来,使劲儿用脚踩冰面,这样反复地踩,结果把对岸的炮火引来了。一颗炮弹在距离他10米的冰面上爆炸,激起的冰块飞起来,砸在他的身上,他疼痛得几乎喊叫了起来。他没有往回跑,却向被炮弹炸出的那个冰面大窟窿爬过去,在那个席座边,他把手伸进冰冷的江水中,从而真实地测得了冰面的厚度。
他很高兴,因为根据冰面的厚度,别说步兵,就是大炮也能过去。
他带着胜利的喜悦往回爬,爬着爬着,突然想到一个严肃的问题:这回用什么证明自己不是瞎白话,是进行了真实的侦察了呢?他在黑暗中想了一会儿,调过头又往江的对岸爬,他一直爬到了敌人戒备森严的江南岸。他知道江岸边首先是一片地雷区,在地雷区的那一头,他看见了敌人哨兵游动的影子。他在黑暗中摸摸索索地花费了不少的时间,然后才又爬了回来。在向连长汇报侦察结果的时候,石绍情从怀里掏出了三颗美式地雷,他说:“我侦察的情况是真实的,有鬼子的地雷为证!”
第三次战役的作战计划经过了反复斟酌,彭德怀最后的决心是:集中志愿军的六个军,在北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团的配合下实施进攻,粉碎敌人在三八线上的防御阵地,歼灭临津江及其北汉江地区第一线布防的南朝鲜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师,如果发展顺利,相机占领汉城。
第三次战役作战计划的具体部署为:由志愿军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第五十军并加强六个炮兵团组成右翼纵队,由韩光楚副司令员指挥,于高浪浦里至永平地段突破,首先集中力量歼灭南朝鲜第六师,再歼灭南朝鲜第一师,得手后向议政府方向发展。各军的任务是:第三十九军由新坐、土井地段突破临津江,以其主力向上声洞、梧林机、法院里方向攻击,准备打援与抓住江山地区南朝鲜第一师;另以一个师向湘水里、仙女岩里实施迂回,并占领该阵地,阻击北援和南逃之敌。第四十军由峨循里至高滩地段突破临津江、汉滩川,而后向东豆川方向攻击,协同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军围歼南朝鲜第六师。第三十八军白楼里至板巨里地段突破汉滩川,首先歼灭永平之敌,再向东豆川里、纸杏里方向攻击,并以一个师占领七峰山阵地阻敌北投,同时监视抱川之敌。第五十军由茅石洞至高浪浦里地段突破,向皆水洞方向攻击,配合第三十九军歼灭出援之敌或打南朝鲜第一师。
由志愿军第四十二、第六十六军并加强炮兵四十四团组成左翼纵队,由第四十二军首长指挥,在水平至马坪里地段突破,首先集中主力于水平至龙沼洞地段歼灭南朝鲜第二师一至两个团,得手后向加平、清平里方向扩大战果,切断汉城、春川间的交通,另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