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鬼?还是麦克阿瑟精神失常?
又过了一天,麦克阿瑟的电报又到了。这回麦克阿瑟在电报中大谈他对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是怎样的“了如指掌”,说曾经是温文尔雅的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统治之下,怎样变成了咄咄逼人的“民族主义者”,并说中国介入朝鲜战争的原因,是“对权力扩张的贪欲”。麦克阿瑟所有的言论说明,他认为他的主要敌人不是北朝鲜,而是中国。他所关切的远不是一场局部的朝鲜战争,而是对付亚洲共产党人的一场全面的战争。
从这个角度上看,不难理解麦克阿瑟为什么会在遭到打击后仍然固执地命令联合国军继续全面地向北前进,即使前边有中国军队这个巨大的现实也阻挡不了他。
除了麦克阿瑟自身的因素外,导致麦克阿瑟判断失误的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首先是华盛顿对中国军队参战的目的、规模、决心等问题始终没有正确的结论。他们始终认为,中国没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同联合国军进行大规模战争,中国人在朝鲜战场的出现,一方面是作为苏联集团的一员象征性地向北朝鲜表示支持,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在中朝边境附近供应中国东北地区的水力发电站。为此,美国政府还正式发表声明,郑重强调“美国没有破坏这些发电设备的意图,并且尊重中国的边境线”。
其次,美军远东司令部情报部门的失误也诱导了麦克阿瑟,情报处长威洛比甚至在11月下旬还对到达前线的美军总参谋长希克将军说:“来的只是义勇军,已经证实是中国师,其实战斗力相当于一个营。”希克将军对这样的判断感到“十分惊讶”,问:“那么第八骑兵团为什么会遭到如此惨败?”威洛比回答说:“因为第八团缺乏警惕,为少数敌人的果敢所压制,在黑暗中陷入溃败。”
威洛比这个后来被媒介嘲讽为朝鲜战争中的“出类拔萃的乐观论者”,在11月里,竟然对中国军队的参战人数做出了这样精确的判断:“现在,在朝鲜的中国军队的兵力在料851-70051人之间,已经伤亡5500人。”情报已经精确到几万人的个位数字,这样的“情报”还会是编造的吗?于是麦克阿瑟有理由认为,中国军队没有全面介入的可能性。10月下旬出现的中国军队,是对信仰相同的邻国礼节性的援助。同时,中国军队是兵力最多为7万人左右的义勇军,其意图是防御性的。
最能支持麦克阿瑟以上判断的证据是:中国军队不是打了一下就跑了吗?不是连美军最有经验的侦察机飞行员都没有再发现中国军队的影子了吗?
其时,入朝的中国军队总人数已经达到38万。麦克阿瑟判断的数字也许只和随着中国军队入朝的支前民工的人数差不多。
就在麦克阿瑟一面大举轰炸北朝鲜后方和鸭绿江上的目标,一面命令其部队试探性地向北进攻的时候,11月13日,在北朝鲜温并以北一座废旧金矿矿桐边原来用来看守变压器的一间木板房子里,彭德怀正在召集中国人民志愿军党委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党委会议,会议对第一次战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下一次更为巨大的战役进行了部署。
彭德怀对刚结束的第一次战役的战果感到不满意:由于没有把敌人的后路截断,敌人以极快的速度撤退了,使战役实际上形成一种平推,歼敌不多,没有完成毛泽东要“歼灭南朝鲜军队几个师和美军几个师”的设想。
至11月4日,中国军队一共歼灭了英军第二十七旅的一个榴弹炮兵营、美军第二十四师的一个加强连,重创了南朝鲜第一、第六、第八师和美军骑兵第一师的第五、第八团,歼敌15000余人。在敌人全部撤退到清川江一线的时候,中国军队歼敌的时机已经丧失。这时的中国军队已经连续战斗10天,伤亡不小,粮弹已尽,而且联合国军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反击(在个别地区,敌人已经这样进行了),那将会使中国军队由主动变为被动,于是彭德怀果断命令停止追击,向后撤退。同时,一个新的战役计划在彭德怀心中逐渐形成,那就是在敌人继续北进时寻找可以利用的战机。
11月4日这一天,彭德怀下达的命令是:西线的各军分别以主力置于新义州、角城、泰川、云山以及熙川以南的新兴里、苏民里、妙香山地区;各军以一个师分别位于宣川、南市、博川、宁边、院里、球场地区,采取宽大正面运动防御与游击战结合的方针,小教则歼灭,大敌则撤退,诱敌深入,向敌侧后转移。彭德怀把这个计划向毛泽东作了报告,并建议第九兵团迅速入朝参战。
几个小时之后,5日凌晨回时,毛泽东回电,批准了这一计划:
(一)十一月四日十五时电悉。同意你的部署,请你按当面情况酌情决定。
(二)德川方面甚为重要,在该区域消耗散人的兵力,把问题摆在元山平壤线的正面,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对长期作战方为有利。目前是否能办到这一点请依情况酌定。
同日,毛泽东再次来电,确定由宋时轮率领第九兵团(辖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三个军)立即入朝,全力担负东线的作战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