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鲜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打败美帝野心狼
    1950年10月7日,彭德怀与毛泽东研究完志愿军出国后第一步的作战部署、志愿军的后勤供应以及一旦出兵朝鲜新闻媒体的报道分寸等问题后,回到下榻的饭店。他交代秘书,把从西安带来的所有文件都上交给中央办公厅,然后去行政处领出发用的东西。秘书按照他的指示把事办完,然后把孩子们接来。将军把为孩子们准备的糖果拿出来,然后把他们一一揽在怀里,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是这位多年来南征北战的将军从没有过的温情时刻。幼小的孩子问将军:“明天你到哪里去?”将军回答:“你们长大了就会知道了。”中国军队准备出兵朝鲜参战此时还是绝对机密。这天晚上见到彭德怀的一个孩子后来回忆说:“我们看见伯伯那两天一直很忙,情绪也不怎么稳定。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短,除询问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外,他一再反复问我们谁要买衣服、日用品和学习书本等。他还特意让警卫员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几件衣服、鞋袜和日用品。那时我们年龄小,不懂得伯伯为什么这样慷慨地给我们买这么多东西留着用。后来才知道他是奉命去朝鲜指挥志愿军与美国军队作战。以后又听说朝鲜战场打得十分激烈,大批的美国飞机天天轰炸扫射,曾经两次把伯伯的住房炸得稀烂,伯伯两次险些遇难。回忆起当时伯伯对我们那种难以控制的感情,他在思想上是已充分做了牺牲准备的。”

    彭德怀不让秘书为孩子们安排房间,说是不能给饭店增添麻烦,于是,这天晚上,将军的一家老小六七个人一起睡在将军房内的地毯上。

    夜深的时候,秘书来报告,从西安带来的文件已经上交,片纸未留。彭德怀说:“把东西准备好,明晨出发。”

    秘书在他的日记里这样记述道:“十月七日,根据彭总吩咐,晚上收拾行李,准备明晨出发。去向不明。”

    毛泽东为了彭德怀的安全曾主张把志愿军指挥部设在中国边境一边,但彭德怀将军表示他要过境和金日成一起指挥作战。

    10月8日晨,北京细雨。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亲自把彭德怀送上了飞机。飞机在气象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强行起飞,向北。飞机上同行的有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彭德怀的作战参谋成普以及秘书人员。同时,这架飞机上还有个身份特殊的年轻人,是彭德怀的俄文翻译。

    彭德怀到达沈阳,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并且接见了金日成派来的特使北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听取了当前朝鲜战局的形势。

    10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次军以上干部会议在沈阳召开。这次重要的会议第一次明确了中国军队将要出兵朝鲜作战。

    彭德怀在会议上说:根据朝鲜战场的形势和金日成首相的要求,中央已经决定出兵朝鲜。这不是我们好战,完全是美帝国主义逼我们走这条路的。当美军和南朝鲜军队到达三八线时,周总理曾一再对美军发出警告,倘若越过三八线北犯,中国将出兵朝鲜。但是,美军、英军和南朝鲜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无视我国政府的警告,已开始越过三八线北犯,现正逼近平壤。其目的是向中朝两国边境鸭绿江边进攻,企图完全占领北朝鲜。我们的敌人不是“宋襄公”,他不会愚蠢到等我们摆好阵势再来。敌人是机械化部队,又有空军和海军的援助,进攻速度很快,因此我们要和敌人抢时间。中央派我到这里来,也是三天前才决定的。

    这次出兵援朝,我们要决心打赢,但也要有不怕打烂的精神准备,万一美国人打进我国来,那我们就打烂了再建。

    各军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干部、战士树立必胜的信念。要坚信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一定能够打败美帝国主义者。各军要日夜加紧准备,在十天之内克服困难,连夜突击,努力完成出国作战的准备工作。

    这次入朝与美军作战,和国内不一样。美国在朝鲜有一千多架各型飞机,这将严重影响我军行动。现在于部战士对美机的威胁和恐惧心理是有道理的,因我军装备太差,只有少数防空火器。因此,周总理已飞往莫斯科,和斯大林商谈空军掩护和武器装备问题。

    在即将与美军作战的时候,中国军队官兵的心理是复杂的。

    这在彭德怀和高岗联名向中央打的一封电报中就可以看出来。

    电报问中央一个问题:当我军出国作战时,军委能派出多少轰炸机和战斗机掩护?何时能出动并由何人指挥?陆空联络信号如何确定?

    而当时新中国军队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空军。

    面临战争,中国军队官兵的思想情绪大约分为三种类型。

    据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的估计,第一种是义愤填膺,要求上前线与美军作战,这部分人占绝大多数,他们大多是解放军老兵,经过中国国内战争的考验,阶级基础好,政治觉悟高,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是部队战斗力的中坚;第二种是叫打就打,不打也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部分人比第一部分的人少;第三种人则怕苦怕战,特别是害怕美军,害怕原子弹,认为到朝鲜去打仗是“多管闲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