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安全准则。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证明了这一点:“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的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彭德怀在会议上没有发言。会后,毛泽东给了这位性格耿直的将军一夜的考虑时间。
当夜,彭德怀一夜未睡。
美国无疑是世界第一强国。国力不支怎么打仗?但是,不打结果又会怎样?
10月5日上午,毛泽东派邓小平把彭德怀接到中南海,毛泽东现在迫切需要知道彭德怀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
彭德怀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已经过一夜深思的意见:立即出兵到朝鲜作战。
在下午继续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争论仍然很激烈。
高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东北局书记、东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还是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的态度极为重要。
高岗认为:中国刚刚打完战争,再打仗经济上负担不起。军队装备太落后,与美国人打仗,一旦顶不住退下来,后果不堪设想,还是在东北地区防守为好。周恩来对高岗的“防守”立即算了一笔账:鸭绿江1000多公里边防线,如果防守,得需要多少部队?年复一年的防守将是多么被动的事?彭德怀接着陈述了自己主张出兵的理由。彭德怀后来在含冤时的“交代材料”上记述道:“第二天下午又在颐年堂开会,在其他同志发言后,我讲了几句: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了。如让美国摆在鸭绿江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如等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将来的问题更复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这样对国内外的反动气焰和亲美派也是个沉重打击。”
毛泽东对彭德怀的观点极其赞赏。毛泽东认为中国当前存在着一些困难,这是事实。但是现在美国在逼着中国打这一仗。
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在敌人进占平壤之前,不管有多大的困难,立即出兵朝鲜。毛泽东提议由彭德怀同志率领部队入朝,协助人民军抗击敌人。
与会的人相继走到彭德怀面前与他握手,彭德怀出兵朝鲜的使命就这样确定了。
彭德怀时年50多岁,长期的战争生涯令他的身体已经患上不少疾病,更重要的是,他将面临的战争是一场极其艰难甚至是极其危险的战争、将军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面对非难时写道:“主席决定我去朝鲜,我也没有推诿。”
中国出兵朝鲜已成定局。
联合国对此完全不知。
10月7日,联合国大会以47票同意、5票反对和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八国提案”。麦克阿瑟立即向金日成发出了敦促投降的最后通牒:“为了以最少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贯彻联合国决议,我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最后一次要求你们及你们指挥的军队,不管位于朝鲜的什么地方,都放下武器,停止敌对行动。”同时,由美军骑兵第一师和第二十四师、英军第二十七旅。
南朝鲜第一师所组成的部队超过三八线,开始向北朝鲜进攻。
显然,中国希望在三八线停火并和平解决战争的设想已经不可能实现。
“八国提案”在联合国通过的第二天,也就是联合国军正式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令:
(一)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现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辖第十三兵团及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第一师、二师、八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命出动。
(三)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
(五)委派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基础。
(六)必须深刻地估计到各种可能遇到和必然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目前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于我们有利,于侵略者不利。只要我们坚决勇敢,善于团结当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战,最后胜利就是我们的。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一九五零年十月八日于北京1950年10月8日,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中特殊的军事名词——“中国人民志愿军”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