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鲜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艰难的抉择
究的,即:一、人民军向南前进的时候,其推进速度和兵力投入都不理想,没有达到当美军还没在釜山形成坚问的防御时一鼓作气地把敌人赶下海去的目标。而如果人民军一旦实现了这个目标,占领了朝鲜全境,联合国的任何武装干涉,都将会失去政治和军事的依据。二、仁川登陆前的预测失误和登陆后釜山防线的被突破以及对仁川方向没有组织有效的阻击,从而使南北美军顺利地会合形成了强大的夹击攻势。

    从美军的角度上看,仁川登陆的奇袭效果、空中力量和地面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美军在仁川登陆后的第二周,即9月29日,联合国军占领了汉城。美军战史中记载:“在汉城抵抗宣告结束时,敌人向议政府方向退却了。北朝鲜军队想入侵南朝鲜是一场大赌博,并且边唱凯歌边进入汉城,至今恰恰是第九十天。”

    9月29日上午10时,麦克阿瑟飞抵金浦机场。在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汉城街道上穿过欢迎的人流,到达南朝鲜中央政府大楼国会议事堂。麦克阿瑟和李承晚夫妇一起进入会场,沃克和美国海军军官们坐在主席台上,“还都仪式”开始了。这个仪式没有仪仗队,原来指望的是美军陆战一师的乐队,可他们的乐器留在了日本没带来,况且作为步兵参加战斗的陆战一师很多乐手都受了伤。此时,还能听到市区内零星战斗的枪声。麦克阿瑟的祝词是事先准备好的:总统阁下,以人类最大希望和灵感为基调而战斗的我们联合国军,在怜悯之神的保佑下,在此解放了南朝鲜首都汉城,现在,我把汉城交给你。

    在麦克阿瑟说这番话的时候,大厅北边残破的玻璃在炮声的震荡中掉下来,引起在场的所有人的一片惊慌,大家都以为是炸弹爆炸,只有麦克阿瑟一动未动,在他薄而固执的嘴唇上,玉米芯烟斗冒出的烟草气味发出淡淡的香气。他在碎裂声和惊呼声中抬头看了看他的头顶,那里飘扬着一面美国的星条旗。

    尽管美国国内舆论说那面星条旗在整个仪式中“位置大显眼”,会让人产生“美国占领了朝鲜”的联想,但麦克阿瑟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的个人威望,在这一时刻毫无疑问地达到了顶点——后来的历史说明朝鲜战争发展到现在仅仅是序幕的序幕,但麦克阿瑟却在序幕中走到顶点了。

    顶点,意味着再往后走就是下坡路了。

    接着是李承晚的感谢词。全世界的人都从那一天的报纸上看到了这个老头子“泣不成声”,他说:“我本人的永远感谢和南朝鲜国民的感谢心情,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才好……”应该说,李承晚当时确实是“百感交集”。战局的发展趋势以及他个人政治前途的转变竟然如此迅速,仿佛命运在故意折腾这个老头子一样,让他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恍惚如梦。

    当天,联合国军的先头部队到达三八线。

    195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国庆日。

    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日,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庆祝活动。

    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红旗招展。从清晨起,穿上节日服装的工人、市民和学生就已经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上午10时,毛泽东和中国的其他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和几十万群众一起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接着就是沸腾的群众游行。入夜,五彩的焰火腾空而起,广场上的人民载歌载舞,欢乐的场面延续到深夜。

    但是,在这一天,欢乐的中国人还不知道,一个巨大的战争阴影正向他们笼罩而来。朝鲜战争的消息虽然已可以在报纸上看到,但大多是北朝鲜人民军胜利的消息,即使有一些不妙的迹象,普通的中国人也不会关心的,百姓认为战争离他们很遥远。

    只有中国的领导人面对欢乐的场面心中暗存忧虑。随着仁川登陆作战成功和联合国军已经进至三八线,随之而来的令世界瞩目的问题产生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是否会越过三八线继续北进?

    朝鲜战争爆发以来,如果把6月25日战争爆发当做一个焦点的话,那么,联合国军的介入是第二个焦点,9月匕日的仁川登陆是第三个焦点,第四个焦点就是“越线”问题。

    如果说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是外来势力介入朝鲜内战,那么,如果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朝鲜战争的“内战”性质就不存在了,联合国军武装进入并且明确要征服的是北朝鲜这个国家,朝鲜战争将完全国际化。关于这一点,世界东西方两大阵营都十分明白。

    在最能体现各国政治立场的联合国安理会上,反对“越线”和赞成“越线”的国家唇枪舌剑。

    南朝鲜的立场不言而喻。李承晚在9月19日就曾说过:“万一联合国军停下来,南朝鲜军队也要前进。”南朝鲜的外交部长到处散布他们“有进攻到鸭绿江的决心”,南朝鲜国会甚至在9月30日通过了南朝鲜军队北进的“决议”。南朝鲜军方高级将领们的情绪更加激动,在两个多月的连续溃败中一直受到舆论抨击和感到屈辱的南朝鲜军队,在“复仇”时刻到来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不杀到鸭绿江边不罢休”的情绪,甚至令美国人都感到不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