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朝鲜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台湾: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美国空军三个B-26和B-29轰炸机联队、六个歼击机联队、两个运输机联队都集中在了日本的基地。

    美国驻日本的第八集团军各师做好了战争的一切准备。

    在远东,战争的机器已经开始运转。

    对于南朝鲜的战争准备,金日成从来处在高度的警觉中,同时他也忧心忡忡,因为这个时候,金日成手上能够作战的部队只有武器装备不足的三个师,而在李承晚的身后是拥有美式装备的六个师。出于安全的考虑,金日成两次向斯大林提出请求缔结《朝苏友好互助条约》,并要求苏联给予北朝鲜军事援助。

    1949年3月,金日成在访问苏联的时候,直接向斯大林提出了北朝鲜的安全问题。斯大林答应给予北朝鲜必要的军事援助,但没有明确具体的答复。

    1949年5月,金日成的特使极其秘密地在当时北平西山的“双清”别墅里见到了毛泽东。特使向毛泽东介绍了朝鲜半岛一触即发的战争局势之后,毛泽东表示他同意金日成在信中的看法:朝鲜半岛的冲突在所难免。“对你们来说,持久战是不利的,因为即使美国不干涉,也会唆使日本向南朝鲜提供战争的援助。”毛泽东这样分析,“你们没有必要担心,中国和苏联站在你们一边。一旦情况需要,中国会派军队与你们一起并肩作战。”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向金日成表示,如果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可以出兵参战。

    为了帮助北朝鲜的防御,毛泽东甚至把人民解放军中的两个朝鲜师移交给了金日成。但关于目前的朝鲜局势,毛泽东明确表示,不希望看见战争立即爆发,原因一是国际形势不允许;二是中国共产党还不能有效地支持北朝鲜。而“一旦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任务,情况就不同了”。

    毛泽东所说的“统一中国的任务”,就是指台湾岛的解放。

    与不熟悉、甚至一开始就存在隔阂的毛泽东相比,斯大林对包括金日成在内的北朝鲜领导人更加信任。这也许和金日成在苏联远东军中作过战有一定关系。面对南朝鲜的进攻态势,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金日成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作为朝鲜的共产党人,统一祖国,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自己当然的责任。但是斯大林依旧对朝鲜半岛一旦爆发战争的后果感到担忧,理由是“美国在中国失败后,可能会更加直接地干预朝鲜事务”。那么一旦北朝鲜置身于战争,不但军力上不占优势,还会在政治上让“美国有了武装干涉朝鲜的借口”。

    就在这时,艾奇逊国务卿把那个将朝鲜和台湾划在防卫范围之外的美国远东防线计划摆在了全世界的面前。金日成立即再次向苏联方面提出自己的计划。这次斯大林不能不考虑了。

    应该说,在朝鲜和台湾这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中,更让斯大林忧心的是朝鲜。与和苏联的安全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台湾相比,朝鲜的地理位置一直是苏联在远东与日本抗衡的重要战略要点。况且,金日成要的仅仅是武器装备,而不是苏联士兵。至于美国可能的干涉,既然艾奇逊说得那么明白,担心也许是不必要的了。

    1950年1月8日,斯大林向苏联驻北朝鲜大使发了一封电报,表示他同意向金日成提供援助,并准备随时就此事接见金日成。

    3月30日,金日成再次秘密访问莫斯科。苏联对北朝鲜的援助,是以有偿方式进行的:北朝鲜以9吨黄金、40吨白银和1.5万吨其他矿五,换取苏联价值1.38亿卢布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可以武装起三个步兵师。斯大林在听取了北朝鲜一旦面临南朝鲜的战争威胁时完整的作战准备计划后,表示很满意。

    最后,斯大林告诉金日成:应该把计划通报给毛泽东。

    当北朝鲜军队在战争一旦爆发情况下的作战准备已经完成时,斯大林坚持让金日成征求毛泽东的意见。

    1950年5月13日,在距金日成和毛泽东同在莫斯科会见斯大林近半年之后,在距朝鲜战争爆发只有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金日成到达北京。毛泽东没想到金日成的作战准备计划已经如此地完备。当时,新中国在北朝鲜还没有派驻大使,也没有军事观察人员,毛泽东对金日成所做的一切了解甚少。此刻,毛泽东已经知道了苏联将给予金日成一定的军事援助。

    毛泽东给斯大林发出一封电报。第二天,斯大林回电。电文如下:毛泽东同志:在与朝鲜同志的谈话中,菲利波夫(斯大林的化名)和他的朋友们表示如下意见:由于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同意朝鲜人着手重新统一的建议。但有个附带条件,即问题最终应该由中国同志和朝鲜同志共同来决定。如果中国同志有不同意见,那么对问题的解决就应该延迟,直到进行一次新的讨论。会谈中的细节朝鲜同志可能会向您转述。

    毛泽东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然后他向金日成转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同意北朝鲜作战准备计划的意见。之后,毛泽东像上课一样,从政治准备到军事准备,再到战争的具体打法,详细地向金日成作了阐述。

    而这时,中国军队进攻台湾的许多技术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