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半生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城镇的篝火与山
。为了乘夜车,要在广岛市内呆半天,我觉得非常可惜,老考虑回程路上能否利用起来干点什么。我查了一下火车时刻表,进入山口县后有一个叫防府的城镇,从广岛到那里要用三个小时,从防府到小仓为四个小时。

    如果在广岛上午办完事,乘中午的火车三点到防府,就可以在那里呆上一个小时,然后乘下次火车回小仓,抵小仓时已是夜半时分。

    我想看看自己不了解的地方。只是从小仓乘夜车往返广岛没有意义,因此,我把计划付诸实现了。

    防府是在河边排列着建筑仓库的旧房子的一个镇子。白色墙壁的影子投射在河面上,镇里的商店,里面暗处的榻榻米上有用格子窗围住的帐房,挂着流水帐。

    我的“生意”忙起来了。接受订货后,我必须向生产地订好能赶上供应的商品。刚从广岛回来,又要马上去乘到佐贺一天往返的火车。

    报纸的机能还不能恢复到旧样,但晚刊已经完全采用了别的报社名,开始发行,可那也并不需要我的工作。采购假还被承认着。如果没有采购休假,我这种自由的副业就搞不成了。

    我终于把脚伸到了大阪。

    坐上下午六点左右的夜车,到大阪是次日早晨七点左右。然后去天王寺的商店,转转京都,再乘夜车回去。这趟列车第二天五点左右抵广岛。

    ——冬天到了,天气转冷。来到广岛车站前,广场上有几处篝火在熊熊燃烧。我把手伸过去,便要我交“烤火费”。有卖面疙瘩汤的小摊。广场上,天虽然没亮,但人已聚集了很多。到天完全大亮时,篝火减弱了。到阳光普照的时候,人群散开,只留下黑色的灰烬。在黑暗的广岛车站前,那烧得通红的篝火,反而更让人背上感到夜晚的寒冷。

    天这么早,我不便去批发店。我所要办的是接受订货,同时收取过去送来的货物的货款。因此,商店开门前,我只能在市内转来转去。一大早就去要钱,那是非常忌讳的。

    有时我乘上电车去宇品,有时登比治山,以此来消磨时间。我常常在宇品海上的似岛上,看朝阳喷薄而出。

    到大阪又不能使我满足了。换句话说,就是早晨抵达,不到晚上也不能从大阪车站出发。为了消磨时间的市内观光,也渐渐使我厌倦了。我觉得既然专程到了大阪,干脆就到京都去做做买卖。

    开始订货的商店在粟田口,它位于三条大桥到大津的电车线上。

    “哎,是从九州的OGURA来的吗?那可真够呛啊!”一个象是掌柜的人有些惊异地对我说。

    为什么关西人说小仓,不说KOKURA,而读成OGURA呢?也许因为京都有座OGURA山(小仓山)的缘故吧!

    只要有货,有多少要多少,钱是用现金支付给我的。因此,洽谈买卖,如果运气好,一家商店花上二十分钟就够了。后来这样不行了,可那时还很好办。从大阪到京都转一圈,时间还有富裕。我参观京都,也是肩背插着扫帚样品的背囊,不过后来可看的地方已经没有了。

    最后是大津。想起去那里,是因为有一次,我在粟原口的店铺中心不在焉地望着开往大津的电车,一想到有三十分钟就可以去大津,便下决心去那里开拓。大津的那家店铺位于码头前的街里,进东面的一条窄巷。

    昭和二十三年(即1948年)一月,我从八濑方面乘缆车登上了比叡山。我穿上大衣,再背上背囊,里面插着短把和长把的扫帚头。缆车上的乘客只有我一个。翻过白雪皑皑的山顶,也只是我一个人。

    从四明岳的山上俯瞰琵琶湖,我在雪中站了很久,并不觉得寒冷。

    我从小学时起就喜欢地理,不过那时课本上没有照片,差不多都是凸版的图画。那些画使我不知产生过多少梦幻。可以说,我是从地理教科书中体会到旅行的魅力吧!田山花袋的旅行著作中终于有了照片。我从儿童时代就觉得自己一辈子不能远游,所以一直对旅行怀着憧憬。然而,在这里,不是图画,也不是照片,我看到的是真正的琵琶湖,来到根本殿堂,我还是一个人也没遇到。下到山脚的日吉神社,这才第一次遇到人。

    那天晚上,我在坂本的街上四处寻找住宿的地方,不管哪家旅店都关着门,不象是有客人。

    我还利用空余时间,到过泉州堺。有一个叫佐野店的兼卖杂货的整洁的批发店,就在城址附近。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风貌独特的山。火车驶近那个城镇,那里的山就进入了视野。防府市有秃山,宇品市的海面上的岛屿很象富土山,临近神户的是六甲山,耸立在京都北面的有比叡山,在大津能眺望比良山,岸和田市有长满繁茂森林的归城址。还有在佐贺平原的远方,那些隐约可见的群山。——有远方的山,也有近处的山,从那些山峦的形象可使人联想到城市的风貌。每当从火车的窗口慢慢接近我见过的山,那个城市的生活就在我心里拓展开来。

    采购粮食的任务,主要是到佐贺农村订扫帚成品时完成的。这个产扫帚的村子里,沿着神崎川的土堤,有十五六户人家。最初是农家业余做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