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乱世群雄的角逐:十六国的兴衰
的一个。淝水之战败后前秦瓦解,后燕、后秦、西燕、西秦、后凉等政权纷纷自立,385年,苻坚撤离长安后被后秦俘杀。前秦残余势力在关中西部和陇东一带维持到394年,灭于后秦。

    

后秦

    384年(晋太元九年),羌人首领姚苌在渭北牧地起兵,自称万年秦王,史称后秦。386年姚苌进入长安后称帝,国号大秦。在灭前秦后,后秦的疆域大致有河套以南、今陕西秦岭以北、山西西南部、宁夏大部和甘肃天水以东部分。403年,南凉和北凉进攻后凉,后凉主投降后秦,但后凉的疆域不久即被诸凉瓜分,后秦仅夺取了西秦的部分领土。407年后,渭北高原以北被夏赫连勃勃所占,但后秦从后燕和东晋夺取了黄河以南今河南的大部。417年(晋义熙十三年),东晋兵临长安,后秦主姚泓出城投降,后秦亡。

    

后燕

    慕容垂本是前燕宗室,前燕末因受猜疑降前秦,为苻坚所重用。苻坚败后,慕容垂于384年自立为燕王,史称后燕。两年后称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后燕收复了辽东旧地,又在394年(晋太元十九年)消灭了西燕,同年占有今山东。到第二年,后燕疆域的东、西、北三方面大致恢复了前燕的旧界,南面则只到达今山东南界、河南洛阳至商丘一带。397年(晋隆安元年)魏军攻克中山,后燕主迁于邺。次年慕容德建南燕,今山东境内已非后燕所有。后燕的都城?迁回龙城,疆域缩小到前燕初期的范围,但东部已被高句丽夺取,只有辽河以西至滦河下游地区。407年(晋义熙三年)为北燕所取代。

    

西燕

    384年,前燕原宗室慕容泓据有华阴,称济北王,不久被杀,其弟慕容冲称皇太弟,率其部众进攻长安,史称西燕。次年攻入长安,据有关中一部分。但到386年就发生内乱,最后慕容永获胜,迁至闻喜(今山西闻喜县),长安和关中为后秦所占。慕容永又攻占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南),即以长子为都,称帝。西燕的疆域仅今山西南部,而且很不稳定,其西部不久就被后秦占有。394年灭于后燕。

    

南燕

    398年,后燕的大部分疆域被北魏攻占,宗室慕容德从邺迁至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旧县),称燕王,史称南燕。不久就向东南发展,占有今山东大部,次年就以广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为都。409年晋刘裕北伐,次年初攻占广固,南燕亡。

    

北燕

    407年,后燕将军冯跋(汉人)等拥慕容云为主,杀后燕主慕容熙。慕容云复本姓高(高句丽人),称天王,史称北燕。409年高云被杀,冯跋继位。北燕只拥有后燕后期的疆域。436年(北魏太延二年,宋元嘉十三年)灭于北魏。

    

西秦

    385年(晋太元十年),陇西鲜卑首领乞伏国仁自称大单于,筑勇士城(今甘肃榆中县东北)为都,史称西秦。388年国仁死,弟乾归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西秦疆域狭小,虽置有十二郡,实际仅今甘肃兰州至陇西间地。以后曾击败氐族首领杨定,据有今甘南武都、成县一带。后又迁都苑川(今甘肃榆中县东北)。400年(晋隆安四年)被后秦所破,成为附庸。409年(晋义熙五年)乘后秦势衰,乾归在枹罕(今甘肃临夏县西南)复称秦王,后又迁回苑川。414年,西秦灭南凉,占有今青海青海湖以东一带。430年(宋元嘉七年)西秦主乞伏暮末被北凉所逼,东迁投北魏,被夏兵阻于南安(今甘肃陇西县东南),故地全被吐谷〔yu玉〕浑占据。次年正月降于夏,西秦亡。

    

后凉

    384年前秦将吕光(氐人)征服西域后回师凉州,386年在姑臧称凉州牧、酒泉公,史称后凉。后凉的疆域包括前秦自河西走廊以西至整个西域地区。自397年开始,南凉、北凉和西凉先后在境内建立,后凉的控制区越来越小。403年(晋元兴二年),受南凉和北凉攻击,后凉主无法自存,降于后秦,后凉亡。

    

南凉

    秃发乌孤是河西鲜卑一支的首领,一度归附后凉。397年(晋隆安元年),乌孤自称大单于、西平王,攻占金城等地,史称南凉。迁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县),据有今青海东部。同年又迁至西平(今青海西宁市),402年(晋元兴元年)迁回乐都。406年(晋义熙二年)从北凉夺得姑臧,疆域扩大至河西走廊东段。410年败于北凉,退出河西走廊。414年灭于西秦。

    

北凉

    397年,河西卢水胡首领沮渠蒙逊起兵,拥后凉建康(治今甘肃高台县南)太守段业为建康公,史称北凉。401年,蒙逊杀段业,自称张掖公,建都张掖,据有河西走廊中部张掖一带。410年占有河西走廊东段,412年迁都姑臧。420年(宋永初元年)击败西凉,进占酒泉;次年攻占敦煌,灭西凉。至此,疆域达到极盛,与后凉盛时相当。439年(宋元嘉十六年,北魏太延五年)灭于北魏,但北凉残余势力继续在洒泉抵抗,战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