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皇陵全挖了个遍,死骨留下,珠宝被他叫人先带走了。没想到孙坚要跟他决战的地方,就是这些被他挖了个遍的皇帝墓园之间。
在一个道德不能占据制高点的地方决战,董卓输了。他一败千里,放弃洛阳,撒腿就跑。孙坚乘胜追击,进入洛阳。接着,他再度出击,追杀董卓。替董卓殿后的是他的爱将吕布。吕布抵不住孙坚攻势,再败,也跑了。
什么人中吕布,现在应该改了。就叫,马中赤兔,人中孙坚。
董卓这一路被孙坚打得够呛,一路逃跑,马不停蹄地跑进了长安。他一进长安城,就把一个人拖出去砍了解气。
知道这人是谁吗?他就是当年曾经征召董卓的张温。
当初,孙坚是张温亲自向灵帝刘宏点名的参谋。那时,孙坚就强烈建议张温把董卓杀了,偏不听。现在肯定后悔了,可是什么都来不及了。
然而,董卓刚杀了张温,气还没消,更来气的事情又冲他来了。
董卓撤退时,就曾经吩咐朱俊留守洛阳。可我们都知道的,朱俊跟董卓不是同一条道的。董卓前脚一走,朱俊后脚就跟关东诸位英雄对上暗号了。
但是后来朱俊认为,洛阳城都被董卓烧得不成样了,再回来也没意思了,于是就移师他处去了。
说到朱俊,不得不说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当然就是皇甫嵩了。
当时,董卓一纸诏书,皇甫嵩不听诸将意见,进洛阳城了。果然不出众人所料,他一进洛阳城,就被董卓扔进了监狱,准备诛杀。
在关键时刻,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寿,跟董卓关系较铁,跑去求情,没有被杀。于是,王允率领众人去长安时,皇甫嵩也随军去了,还被任命为中丞御史。
董卓到长安城时,皇甫嵩曾出来迎接,董卓还当众笑道:“义真,你怕我吗?”
皇甫嵩笑,谢罪。一笑恩仇灭,董卓就此放过战神。
此时,孙坚追杀,朱俊造反,这些对董卓来说,其实都不算什么。最让他感到害怕的是,整个汉朝,从上到下,从洛阳到长安,都弥漫着一股强烈的反董气息。
这点不用详细证明,董卓只要把鼻子朝天上嗅嗅,都能闻到几成火药味。
而事实也证明,董卓的鼻子是很灵敏的。为了确保他的人身安全,他特意把义子吕布安排到身边当保镖。
只要有吕布的地方,就有安全感,果然如此吗?
董卓并不知道,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恰是最安全的,而最安全的,亦是最危险的。他更没想到,最后要他命的不是别人,而是以之为安全感的吕布。
吕布?
是的,吕布。
诸位别以为吕布跟着董卓,觉得日子很快活。其实都没人知道,伴君如伴虎,吕布伴着这么一只董老虎,日子是很难过的。
比如说吧,有一次不知怎么的,董卓跟吕布说话不合拍,老董竟然拿枪扔吕布,幸亏吕布武艺过人躲闪过去,并当面谢罪,才算躲过一劫。
这都是小事,对于董卓来说。可吕布心99?里不是这样想的,此时他心里装的,全都是鬼哪。
事情是这样的,吕布暗自跟董卓的一个小妾私通了。吕布无法确定这个事董卓有没有发现。但是董卓当人抛他一枪,让他心生暗鬼,于是在想,老董是不是发现他的奸情了呢?
吕布无法判定,所以心里一直特别紧张。要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终有一天要被董卓发现的。那怎么办?
老实说,吕布也不知道怎么办。
可这时有人说,要解决这事很简单。
说这话的人,是司徒王允。别以为王允很听董卓的话,一叫百应,从没有多过一句插嘴的话。事实证明,咬人的狗是不乱叫的,而王允就是一直隐藏在董卓身边的咬人的狗。
王允到长安后,早就秘密联络各方,准备拆老董的台。但是他们讨论了很久,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案。
直到吕布的出现,让他燃起了希望。
吕布被喻为三姓家奴,具体是哪三姓,到这里诸位应该都明白了。一个是丁原,一个是董卓,第三个就是王允了。王允对吕布很好,特别好,好得不得了。好得野史都以为他们俩是义父义子。
现在明白了吧,王允待吕布好,那是有阴谋的好、有目的的好。有一次,吕布跟王允聚会,说董卓是怎么发脾气,拿枪扔他的。王允一听,笑了。
他知道,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