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时汉朝7 妖孽乱政·帝国瓦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内讧
冤大头的刘虞。他这样给袁术写信,说我们准备依照西汉周勃当年诛杀少主,迎接代王刘恒先例,拥护刘虞当皇帝,请予支持。

    袁术一看来信,笑了。

    袁绍真识趣,他也知道本族兄弟,现在混得不错。袁术身为后将军,除了掌握兵权,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这家伙粮食多。然而袁绍有所不知,同是袁氏子弟,同在一条船上,袁术跟他可是同船不同心呀。

    这话说来也不丢人,袁术认为,天下大乱,就像混乱的菜市场,这时候最是容易抢肉的时候。他的野心大得很,要抢肉也要抢最大块的,大到什么程度?当然就是人人都想抢的那大块——皇帝。

    袁术想当皇帝?

    没错,他就是想当皇帝。而且想的不是一两天,他可是天天在想,做梦在想,醒来在想,吃饭在想,走路也在想。可突然之间,袁绍要他来支持刘虞,那不是扯淡吗?

    如果换成别人,袁术会考虑作作秀,表态支持,但偏偏刘虞不行。刘虞是皇族精英,人气很旺。如果支持他,一旦假戏真做,成了皇帝,那不是自个儿断自个儿的梦想吗?

    说一千道一万,这个提议,他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袁术这样回信告诉袁绍:为了天下公道与正义,他坚决不接受这个提案。

    袁绍一看,急了,立即再给袁术写信,袁术回信,还是那个意思——让我支持你另立中央,没门。

    袁绍头大了。不过他拍拍脑袋,好像又有主意了。他认为,既然袁术不支持他,何不先做通刘虞的思想,让他当皇帝。只要刘虞愿意接受,生米煮成熟饭,看那些不打算支持的,还有什么话99.好说。

    主意打定,袁绍立即召集众人,写好拥戴书,并把皇帝的尊号派人一起给刘虞送去。然而让人郁闷的是,使者兴冲冲地出去不久,只见他拉着脸灰溜溜地回来了。

    使者告诉袁绍:刘虞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袁绍问:姓刘的是怎么说的?

    使者:他说皇上蒙难,各位据守州郡,应该同心抗董,效力皇家,用这种尊称他为皇帝的事来搞他,就是污辱他。

    哦,原来是这样。既然他不想当皇帝,那让他来担任领尚书事,代替皇帝封爵任官,总应该可以吧。

    看到这里,我们总算明白袁绍为什么总迟迟不肯动手征伐董卓了吧。

    曹操总说,我们这方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是义兵,董卓是暴徒。这话说得轻巧,人家董卓是暴徒,可他任职官员,都是正当的,他们这方有这种权力吗?当然没有。

    既然连个政府官员的任免权都没有,还讲什么道德制的高点?

    这就是袁绍的顾虑之一。他必须在动手之前,找一个傀儡皇帝,把这个任免职员的权力搞到手,否则不论他的牛皮怎么吹,广告怎么播,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可袁绍没想到,他的算盘打得美,可刘虞也不傻,就不想当这个冤大头。不过现在不管如何,必须争取。

    于是,袁绍又派人去游说刘虞,说不当皇帝,可先干着领尚书事。

    不久,使者又灰溜溜地回来了。

    这次,刘虞捎回的话更绝,他警告袁绍,不要再打他的主意了。如果逼急老子了,老子一抬腿就投奔匈奴人去了。

    袁绍一听,顿然萎成一团,不敢再逼了。

    然而此时,袁绍却听到了一个刺激的消息:二月十二日,汉朝政府拜董卓为太师。

    为什么说袁绍受到刺激了呢?要知道,汉朝自立国以来,见过太傅,但少见太师。物以稀为贵,见得少的,那是因为太师地位太尊贵了,无人匹配。

    尊贵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了解一下汉朝的体制就知道了。

    汉朝有三公,也有地位比三公高一级的上三公,这就是太傅、太师、太保。这上三公中,太师地位最高。作为人臣,官职升到这里算是封顶了,可作为不怀好意的人来说,还没有到顶,比太师更高一级,就是皇帝。

    这就是袁绍最受不了的地方。眼看着董卓一天一天地往天上蹿,他却连封个官职都那么理不直气不壮,真是爱莫能助啊。

    不得不说,袁绍乃真庸人,想得太多,顾忌太多。可有人就不管这一套,高举反董旗帜,义无反顾地将追杀董卓进行到底。继曹操之后,此人乃不世出的真英雄。

    这个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名字就叫——孙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