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那时汉朝7 妖孽乱政·帝国瓦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四、超级阴谋
    那个改变了董卓、改变了皇甫嵩、改变了天下所有人的,是一个人对尘世告别的消息。历史仿佛都想把这一刻凝结,这是公元一八九年,四月十一日。

    这一天,皇帝刘宏于南宫逝世,年仅三十四岁。

    刘宏挥一挥衣袖,连天边的云彩还没作别,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他走得挺轻松,可活着的人就受苦受累了。这其中有两位最为辛苦,一个是上军校尉蹇硕,一个是大将军何进。

    他们之所以忙碌,主要是刘宏生前没有把一件事办妥,就走人了。这件事,恰是最敏感,又是最引人注目的。

    那就是——立太子。

    刘宏一生风流无限,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播下的种子多,收获的成果少。他生了一连串的儿子,可是都没长成人,又一连串地夭折,仿佛是撞了邪一般。

    不过,在众人的努力下,还是有两个人活了下来,并且顺利成人。这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何太后生的,另一个是王美人生的。何太后生的儿子,叫刘辩,王美人生的,则叫刘协。

    刘宏死的儿子太多,何太后认为宫中邪气太重,把儿子送出宫去抚养。为了能够镇住邪气,负责收养刘辩的,则是一个姓史的法术家,刘辩因此得名史侯。刘协是后来才生的,王美人送给祖母董太后抚养,刘协因此别称董侯。

    刘宏生前,迟.迟不肯立太子。众卿看在眼里,都急于上奏,请刘宏早作决定。事实上,谁也没想到,不是刘宏不想立,而是无法下定决心。

    刘辩的老妈是皇后,年长于刘协,如果要排资论辈,太子肯定是他的了。可是呢,他不太喜欢刘辩,公开的理由是,刘辩这人太轻佻,做不了大事。

    乍一看上去,这理由有点搞笑。刘宏光顾着说儿子,他自己怎么样呢?自高祖刘邦立国以来,他的轻佻可是排在前五名的。如果西汉的刘贺排第一,他是稳坐第二的。

    我们知道,汉朝皇帝立太子都有个特点,就是喜欢类己的儿子。如果刘辩真的很轻佻,轻佻的刘宏应该感谢苍天,后继有人才对呀。当然,这仅是个玩笑罢了。

    我认为,刘宏以轻佻之名,准备把刘辩搁置,那是迫不得已的。

    这点不用我多说,眼尖的人都能看出来,刘协是董太后亲自抚养的,刘宏不敢立刘辩,肯定是受到了董太后的威胁。但是,如果他不立刘辩,何皇后、何进将军以及满朝众卿,都会朝他吐口水。

    所以,他两边都不是人,搁置问题,留与后人,就是他最无奈,也是最悲哀的选择了。

    刘宏尽管生前没有立太子,但他还是知道有托孤这招的。所谓托孤,就是把没有完成的事情,交给可靠的人来办。刘宏认为,满朝上下,最让他放心的,莫过于蹇硕了。

    刘宏为什么赏识蹇硕?据说是那家伙长得人高马大,又精通兵法。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宦官出身,曾经做过刘宏的贴身小黄门。

    之前,刘宏曾经在洛阳搞过一次壮观的阅兵仪式,还自称为无上将军。他这个无上将军,率领着八支强悍的军队。这八支军队的指挥官,其中就有曹操和袁绍,除蹇硕之外的七个指挥官,以及大将军何进,都要接受蹇硕的领导。

    连大将军何进,都要听命于人,从这个人事安排,我们可以看出,刘宏打心里就想刘协接班。所以临死前,就将太子问题,交给蹇硕全权处理。

    蹇硕一直都是向着董太后的,他当然知道刘宏的用心良苦。但是,他也知道,何进是块拦路石,如果不将他除去,刘协能否成功登基,这还是个问题。

    于是蹇硕就想着,设计杀掉何进。

    有一天,蹇硕通知何进进宫,说有要事商量。何进一听,没啥警惕,就来了。然而他一到宫外,就立即感觉不对劲了。

    前来迎接何进进宫的人,是蹇硕的司马潘隐。蹇硕做梦都没想到,他派去接何进的人,正是何进的故友。这么一个家伙,待在身边,等于就是搞卧底。

    要说潘隐是何进的卧底,那也没错。他一看到何进时,就忙打眼色。何进一看,不得了,立即调回马头就狂奔,跑进了他控制的营区。

    何进一进军营,马上调兵布防,并且派人给蹇硕传话,说大将军生病了,不能进宫。

    蹇硕一听,暗叫一声:大事不妙了。

    果然不妙。

    四月十三日,刘辩成功登基,年仅十四岁。这样,汉朝权力很自然地落到了何太后手里,何太后宣布临朝听政,任命政府大臣。拜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一起主管宫廷机要。

    何进的春天来了。寒冷的冬风,却在猛烈刮起,扑向了蹇硕。

    蹇硕不除,何进怎能吃得香,睡得甜?何进这点心思,自然是瞒不过别人的。正当他磨刀霍霍时,有人主动派门客来见何进。

    对方这样告诉何进:要想救国于水深火热之中,杀一个蹇硕,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玩,就玩点大的,动大手术。只有把汉朝那块大毒瘤全挖掉,天下才能有救。

    何进听出来了,那个所谓大毒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