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为刘肇了。他之所以敢杀窦宪,而放过窦太后,还不是因为她是自己的老妈?
况且班固的《汉书》教导他,在汉朝历史上,有见过杀舅舅的,没见过干掉老妈的。可他喊了窦太后十九年的老妈,突然之间被人捅破,说这老妈是假的,那个梁贵人才是他老妈,这叫他一下子怎么能拐得了弯,接受下来?
人生难,后宫难,处理后宫这破烂往事,更是比上蜀道还难上加难。
刘肇这一问,等于把皮球踢回张太尉这里了。姜还是老的辣,只见张太尉沉吟良久,这样回答道:“不如这样,先追加梁贵人尊号,然后封梁家所有尚活在世上的舅舅为官。”
张太尉还是没说怎么处理窦太后。这个问题,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得出答案的,还得回去召集三公开会讨论。
不久,汉朝三公的处理意见就出来了,他们联合上奏,说道:“应该把窦太后的尊号废掉,更不允许跟汉章帝埋在一起。”
汉朝三公这个意见,不是他们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公元五十六年,刘秀到刘邦庙前祭祀时,看到吕雉的牌位,火就冒了起来。他重新把吕雉贬出去,然后把刘邦的另外一个小老婆,即刘恒的生母薄姬尊称为高皇后。
刘肇一看三公奏书,半天说不出话来。
按理说,汉朝三公这奏书写得有理有据,符合主旋律,他应该批了呀,还犹豫什么呢?
刘肇犹豫的是,窦太后养了他这么多年,母子俩的感情,多少还是有的,当然舍不得下手。这是其一。
当初他老爹汉章帝刘炟,也ib.不是马皇后所生,可老爹生前,就没有给亲母加什么尊称,只是过年、过节送点大礼,表示感激慰问。这是其二。
吕雉被贬出刘邦宗庙,那是两百年后刘秀干的事。在汉朝历史上,由养子或亲子废母的事,还没听说过。这是其三。
以上三条,最后那条最为重要。如果刘肇真将窦太后尊号废了,他就成了汉朝历史上第一个废母的皇帝了。做事这么高调,超乎他办事想象,接受不来,坚决不能这样办。
可这汉朝三公的奏书,该怎么批复呢?刘肇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上官太后。
我们知道,上官太后是汉朝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太后,也是最小的皇后。当初刘彻驾崩前,曾经要求霍光、上官桀等辅政。在辅政之人中,霍光是老大,上官桀是老二。老二为了讨好老大,就找人去老大门前说亲,娶老大女儿,不久,两家就结出了政治婚姻成果,生下了眼前这个上官太后。
上官桀以为,他已经搞定老大了,找他办事效率应该很快。没想到,霍光根本就不睬他,只好翻脸造反了。最后霍光得胜,所有参与造反的都不得好死。
上官皇后因为年纪小,没有参与反对霍家的行动,所以被放过了。
话说回来,刘肇要拿上官太后说事,其实就是想说窦太后没参与造反,没必要废尊称。废不废,由你说了算。可要说窦太后没参与造反,这个事说出去鬼都不信。
但是刘肇却说,就算鬼不信,他也要说。
想了半天,他的批复如下:窦太后做事节制,是我的好母亲。依照礼教,做儿子的,不可以贬废父母,这是常识。况且,西汉也出了个上官家族造反之事,可上官太后也没被废。
最后,刘肇还重点加了一句:这事到此为止,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讨论。
就这样,窦太后被顺利下葬,谥号章德。
这是一个最不光彩的、最残缺的人生,却换来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恨,可以不再乱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在窦太后一生当中,我不知道她有没有真爱,但我知道,刘肇应该是她最值得等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