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到中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陆大夫,你怎么才来呀?"托儿所的阿姨抱怨地说。

    她冲向隔离室,只见小佳佳一个人冷冷清清地躺在小床上。她的小脸蛋儿烧得彤红,小嘴唇儿张着,小鼻子吃力地扇动着,眼睛却闭得紧紧的。

    "佳佳,妈妈来了!"陆文婷扑到小床栏杆上。

    佳佳的小脑袋在枕头上动了动。她沙哑地喊了一声:

    "妈--妈--,回家!"

    "回家,回家!"她急忙抱起小佳佳,转回本院儿科看急诊。

    "肺炎。"儿科的大夫同情地说,"陆大夫,要好好护理几天啊!"

    她点点头,给佳佳打了针,取了药,走出儿科急诊室。

    中午时,医院安静下来。门诊的病人走了,住院的病人睡了,医护人员也各自奔回家或者找地方休息去了。偌大的一个院子显得空落落的,只有一些不知疲倦的麻雀在梧桐树上叫着,逍遥自在地飞来飞去。原来,在这大楼林立、空气污染、充满噪音的市区,也还有大自然的造物在与人类争妍。陆文婷心中觉得奇怪,怎么天天在医院走来走去,竟没有发现这里还有鸟儿?

    她抱着孩子站在院子当中,不知该往哪儿去。回托儿所吧,想到病成这样的孩子,独自单单地躺在隔离室,于心不忍。抱回家去吧,下午还要上班,谁来照顾她。

    愣了片刻,她狠了狠心,朝托儿所走去。

    伏在她肩上、垂着头的佳佳,忽然大哭起来:

    "我不上托儿所,不上……"

    "佳佳,乖,听话……"

    "不,不,我回家!"佳佳两腿乱踢起来。

    "好,回家,回家。"陆文婷只好抱着佳佳朝回家的路上走去。

    从医院到家里,要穿过繁华的商业大街。新竖的巨幅时装广告,大街两旁琳琅满目的陈列橱窗,以及人行道上农民自由出售的活鸡活鱼、瓜子、花生等等稀缺的农副产品,陆文婷都一概视而不见。自从有了两个孩子,月月入不敷出,她就同高档商品无缘了。此刻她怀里抱着佳佳,心??里惦着园园,更是目不斜视,行迹匆匆。

    回到家里,已经快一点了。园园噘着嘴说:

    "妈,你怎么才回来?"

    "你没看见小妹病了吗?"陆文婷瞪了园园一眼,忙给佳佳脱了衣服,把她放在床上,替她盖上被子。

    园园站在桌边,着急地说:

    "妈,快做饭呀!要迟到了!"

    陆文婷心烦意乱,不由地吼了一声:

    "催!你就会催!"

    园园又委屈又着急,眼圈儿一红,眼泪儿就在眼眶里打起转来。

    陆文婷顾不上去理他,走出房门打开蜂窝煤炉。封闭了一上午的煤块已经奄奄一息,火是一时上不来了。她再掀开锅盖,打开碗橱,全都空空如也,连一点剩菜剩饭都没有了。

    她又转身进屋,看见儿子仍站在那里伤心,心里感到内疚。孩子是无辜的,自己为什么拿他出气呢?

    近年来,她越来越感到家务劳动的负担沉重。文化革命那些年,傅家杰的实验室被造反的人们封闭了,他研究的专题也被取消了,他变成了"八九二三部队"的成员。每天八点上班,九点下班;二点上班,三点下班。他整天无所事事,把全部精力和聪明才智都用在家务上了。一日三餐他包了,还学会了做棉裤、织毛衣。这倒使陆文婷免去了后顾之忧。粉碎"四人帮"以后,科研工作要大上,傅家杰被视为骨干,他的科研项目被列为重点,又成了忙人。这样,家务劳动的重担又有很大一部分压到陆文婷肩上。

    每天中午,不论酷暑和严寒,陆文婷往返奔波在医院和家庭之间,放下手术刀拿起切菜刀,脱下白大褂系上蓝围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分秒必争的战斗。从捅开炉子,到饭菜上桌,这一切必须在五十分钟内完成。这样,园园才能按时上学,家杰才能蹬车赶回研究所,她也才能准时到医院,穿上白大褂坐在诊室里,迎接第一个病人。

    一遇到今天的情况,全家就有面临饥饿的危险。她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点零钱说:

    "园园,你自己去买个烧饼吃吧!"

    园园接过钱,正往外走,又回过身来问:

    "妈,你吃什么呀?"

    "我不饿。"

    "也给你买个烧饼吧!"

    一会儿,园园给她送回一个烧饼,自己一边吃一边上学去了。

    陆文婷啃着干硬的冷烧饼,呆呆地望着这间十二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