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声的召集下,聚集一处,举行祭礼活动。然后,进行赛马、射箭、武技和摔跤等活动。古代西藏还有许多武技高明的“勾松巴”(即保镖),精于藏刀、弓箭、弹石、索镖等。
在布达拉宫,有一组关于西藏古代体育运动会的巨幅壁画。据壁画上的藏文题记,参加这次体育竞赛的有藏、蒙、汉三族运动员,共100多名。比赛内容有赛马、射箭、抱石、摔跤、赛跑等。壁画里摔跤者均为赤背,并涂抹酥油,下穿短裤,腰束布带,足蹬藏靴,两两相搏,或提臂握腕,或拦腰绊足,正像藏史中形容的那样:“力士摔跤,搏击不懈,强者犹如群兽中的狮王一般,威猛可畏。”
在唐代,藏族就有善射者,如力士嫩杰岑能用箭射断鹞鹰的腰部,力士具挂东坚能将箭射至三倍于目力所及之地。射箭比赛分为立射(上、左部)和骑射(中、左部)两种。立射中又分射程和射靶两种。射程分为长、中、近三种距离,长距离多用细箭。
藏族还有一种特殊的藏式响箭。汉代时匈奴已经将响箭用于军事,史称鸣镝,俗称号箭,我国东北地区的锡伯族、满族也好响箭。藏族称响箭为“碧秀”,据说当年格萨尔王久战妖魔不下,后来发明响箭才获胜。响箭比赛在西藏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最初只有少数上层人士把它作为一项娱乐活动,后来成为广泛开展的节庆娱乐。每逢节日、婚礼喜庆、寺庙祭典或欢庆秋收开镰的望果节,亲朋好友相约同行,来到林卡(园林)搭起帐篷或围上帷幕,铺上卡垫,摆上青稞酒和各种食品,然后比赛响箭。青杠木制成的箭头镂空后,在空中飞行时,会发出悦耳的响声。箭靶一般设在30米左右,从中心向外沿依次为红、黑、黄三色靶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