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古代武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节 八卦掌
服。“及至弥留之际,从者启其手足,诚如铁汉。”?

    董海川不仅是一个武术家,也是一个武术教育家,为传播八卦掌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他到了北京,凭着自己高超的拳技在清朝肃亲王府当了总教师,开始招收徒弟,传授武技。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他告老离开了肃亲王府,用自己的余生专门指点徒弟们练拳,培养出许多技艺精湛的八卦掌武术家,于是八卦掌的影响越来越大。董海川在教学上也很有一套办法。他在传授八卦掌时,不是不加区别,采用一种统一的模式,而是十分注意按照每个徒弟的身体条件,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所以,他的弟子们的功架套路往往各有不同。后来,这些弟子们把八卦掌带到各地去,就形成了尹、程、刘、梁、樊等多种流派。当然,这些流派虽然功架动作各异,基本的拳理则是相同的。

    董海川还很善于吸取别的武术流派的精华。上面已经提到过他和形意拳的一段关系。他和太极拳也有一段类似的故事,据说他曾经和著名的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比过武。这两人都是功夫极精的武林高手,都是靠一身多年练就的过硬本领打出来的,因此,这次八卦泰斗与太极宗师的比武较量十分引人注目。于是,各自都拿出了看家的招法,一个足踏八卦,矫若游龙,身移掌变,着着凶狠;一个抽丝圆转,引进落空,乘势借力,绵里藏针,拳来掌去,斗了三天,不分胜负,打成平局。于是互相敬佩,成为好朋友。善于学习钻研的董海川后来将八卦掌和太极拳熔于一炉,又编出了八卦太极拳。

    八卦掌不仅有拳术,而且也有操器械的练法,如八卦刀(又叫八盘刀)、八卦棍等。